做一名合格的老师要具备那些素养做一名合格的老师要具备那些素养 一、 端正的工作态度 记得有一句广告语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其前提取决于老师对工作的态度,取决于老师是否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取决于老师对工作的激情。笔者认为,老师对工作的态度,最重要是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老师的教育行为至少要面临三项责任:一是岗位责任。就是要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老师的职业特征。二是社会责任。人民群众把子女送到学校,就是把家庭的美好希望,都寄予给了学校,我们老师有责任和义务,把学生教育好、保护好、培育好,有责任让家长放心、满意,有责任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三是国家责任。我国是拥有 13 亿人口的大国,“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训和现代化雄伟目标,都要求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这个转化工作需要教育来承担,这也是广阔老师和教育工作者,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2、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老师的工作是繁杂的,不只是限于工作上的八小时,他充斥着老师的整个生活之中,假如老师没有奉献精神,是做不好这项工作的。老师的工作又是精细的,它需要老师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它还需要老师要有无私奉献的爱心,既要了解学生的爱好、才能、个性特点和他们的精神世界,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所有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制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制造欲望。 二、正确的教育观念 老师在教育活动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即: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进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为学生终生进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树立正确的老师观:老师不只是“教书匠”,更是学生学会做人的引领者;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不只是教育工作者,还应该是教育规律的讨论者。第三要树立正确学生观:学生是进展的个体,是可以塑造的人,他们是具有独立的思想、观点的人,是学习的主体和责权的主体。第四要树立正确的老师的行为观:在处理师生问题上,不能强调“师道尊严”,而要强调民主、平等、尊重和欣赏;在对待自我上,要常常反思,每日“三省吾身”;在对待同行上,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要相互合作,共谋进展。第五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学过程不只是单一的老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