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 湘教版必修2-湘教版高一必修2地理学案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 湘教版必修2-湘教版高一必修2地理学案_第1页
1/19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 湘教版必修2-湘教版高一必修2地理学案_第2页
2/19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 湘教版必修2-湘教版高一必修2地理学案_第3页
3/19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习目标思维导图1.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状况。2.掌握我国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3.能够分析不同人地关系思想指导下的人类活动产生的后果,理解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知识点一 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学生用书 P82]【思考】1.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有没有环境问题?提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由于人口少、人类活动的能力和范围小,对环境的影响弱,但也存在环境问题,主要由洪涝、干旱等自然原因引起。有时集体采猎会给生物资源造成破坏,引起物种灭绝,但是这种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并不严重。2.下面是中国古籍中载有的部分关于人地关系的论述。它们分别反映了哪一种人地关系思想?① 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礼记·王制》)②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③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子·天论》)④ 地者政之本也,辨于土而民可富。(《管子·地员》)提示:①——地理环境决定论;②——人定胜天思想;③——天人相关论思想;④——因地制宜思想。[图表导读]读教材 P94图 4-11 原始狩猎示意,思考下列问题。(1)采猎文明时期,人类的取食对象是什么?主要的生产方式是什么?(2)采猎文明时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什么?(3)此时期人地关系是怎样的?提示:(1)植物、动物。群体采集和狩猎。(2)物种灭绝,但对人类的威胁并不严重。(3)人类被动地适应环境,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恐惧和依赖的关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很肤浅。材料一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经历了从人类社会早期、农业革命时期、工业文明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四个发展时期,各时期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人类活动特点、产生的环境问题和人地关系思想都不同。人类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且发展缓慢,全世界仅 0.1 亿人,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大,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1)结合材料探究:人类社会早期人地关系思想有何特点?提示:人类被动适应环境,对人地关系认识肤浅。材料二 农业文明时期,全世界约 6 亿人。农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人类对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和广度都增大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2)结合材料探究:① 列举农业文明时期的环境问题。② 农业文明时期的人地关系思想有何特点?提示:①为扩张耕地滥伐森林,导致部分地区出现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② 人们认识到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 湘教版必修2-湘教版高一必修2地理学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