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学习目标] 1.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2.了解人口规模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3.了解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一、控制人口规模1.控制人口规模的意义:世界各国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2.控制人口规模的目的: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思考 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是什么?为什么?答案 控制人口增长。 人口持续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经济产生巨大的压力,对物质资源的需求和消耗增多,最终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纳废弃物的能力,进而出现各种资源和环境问题。二、转变发展模式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目的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耗竭特点社会生产多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结果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思考 清洁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废弃物,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你对这种说法是如何认识的?答案 清洁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但清洁生产是相对的,是与现行的技术和生产过程相比较而言的。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更新,清洁生产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清洁生产过程中也有废弃物产生,只是相对而言,废弃物较少。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 土地资源2. 森林资源3.水资源(1)危机:世界上有 60%的地区淡水不足,40 多个国家严重缺水。(2)水污染――→――→――→(3)措施: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4.海洋资源(1)存在的问题(2)保护措施: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强制性的政策和措施。例如:伏季休渔、禁止滥捕、环渤海地区的环境污染治理等。思考 我国地大物博,但为什么说资源短缺令人担忧?答案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拥有量少,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四、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1.人地协调的四个关系2.从观念走向行动(1)各国政府的干预和公众参与。(2)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生态环境。(3)开展环境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判断1.实行清洁生产的目的是将污染预防控制在生产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