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全球气候变暖1.表现过去的 100 多年中气温明显上升,到目前已升高了 0.3~0.6 ℃。2.主要原因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3.影响(1)直接后果:冰川消融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2)间接后果:① 加剧风暴潮和洪涝灾害,造成城镇排污系统失效。② 海水倒灌,导致土地和农田盐渍化。③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气候异常现象与全球变暖有一定关系。[易误警示]全球气候变暖只给地球和人类带来不利影响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随着温度的升高,副极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植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导致植被的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球变暖的正面影响。但是与正面影响相比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将更为巨大和深远。二、臭氧层的破坏1.臭氧层的作用能够吸收 99%的太阳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2.现状全球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最明显。3.原因氟氯烃化合物的大量使用。4.影响(1)影响人类健康。(2)影响农作物和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三、大气污染与酸雨1.大气污染2.酸雨(1)定义:pH 值小于 5.6 的降水。(2)成因:工厂排放的含硫污染物进入大气层后,与水汽结合形成亚硫酸和硫酸,从而使降水呈现出较强的酸性,落到地面而形成。(3)危害:毁坏森林,使湖水酸化;腐蚀建筑物、塑料和金属设施;使土壤酸化,影响农作物生长,造成减产。(4)分布:世界三大酸雨分布区为欧洲、北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温馨提示]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酸雨严重的原因① 我国长江以南各大城市中,燃烧的大多是含硫量高的煤,酸性气体排放量大;②南方土壤呈酸性,大气中灰尘颗粒均呈酸性,对大气和雨水中形成的酸缺少足够的中和;③南方多丘陵地形,且风速小于北方,酸性气体不易扩散,而北方地形平坦辽阔,风力强劲易于酸性气体扩散;④南方气候湿润,降水多,而北方气候相对干燥,降水较少。——————— 情景导入先思考 ———————喜马拉雅地区总计有 1.5 万条冰川,除两极地区的冰冠外,这些冰川是世界上冰体最大的组成部分。许多资料表明,近年来,喜马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在逐渐加快,其中长近 5 km 的巴尔纳克冰川,自 1990 年以来,已后退了近 800 m。国际冰雪研究委员会指出,如果按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 2035 年之前消失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