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课标要求】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2.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农业生产分类及其区位因素2.了解农业地域类型3.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4.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形成条件【学习重点】1.农业区位因素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学习难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课时计划】3 课时第一课时 农业区位因素【课堂笔记】一、农业生产的概述1.概念: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以动植物为主要生产对象。2.农业生产的特点:空间上具有 ,时间上具有 和周期性。二、农业区位因素 :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 光照:是地球生物的 源泉,也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1.自然条件 地形:不同的地形对农业的要求不一样,如平原发展 ,坡地发展 和 土地资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 水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没有水就没有农业2.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劳动力、 、 、种植方式、耕作制度等 落实作物布局的具体形式3.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的 )、 交通运输; 【问题探究】 1.当前我国政府为何对农民进行种粮补贴?这反映了哪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哪些因素的变化使市场与农产品生产地域分离? 【当堂训练·基础题】据报道,云南凭借自身的优势条件和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已逐渐成为我国的花卉产业带,据此回答 1—3 题【 】1.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生物多样性【 】2.与世界主要花卉生产国相比,云南发展花卉的社会经济优势是A.劳动力 B.科技 C.交通 D.市场【 】3.制约云南花卉走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主要因素是 A.经营理念 B.交通运输 C.劳动力 D.土地租金【当堂训练·能力提升题】甲地每年 9 月下旬种植冬小麦,次年 6 月收获后种植玉米。乙地每年 4—7 月种植早稻,8 一 11 月种植晚稻,冬季种植绿肥或油菜。据此回答 1~2 题。 【 】1.符合甲、乙两地的气候条件分别是 A.冬季气温在 0℃以上 B.分别位于暖温带和热带C.分别位于半湿润区和湿润区 D.降水量分别集中在春季和夏季【 】2.甲、乙两地可能分别位于 A.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珠江三角洲C.长江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