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游戏教学目标:1、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2、认识墨的焦、浓、重、淡、清。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教学重点:1、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2、焦、浓、重、淡、清的画法。教学难点:1、工具的使用。2、用笔、用墨的训练。教学准备:毛笔、生宣纸、砚台、画毡、墨、装水的瓶子等。课件教学过程:1、教师检查学生所带材料、工具并进行调配。让全班的学生都有作业做。2、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小鸡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展示课件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游戏”。3、教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1)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2)墨汁:(一得阁、中华)、墨块(收藏、欣赏)。(3)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吸水性差、画工笔画用。)(4)砚台:(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4、在认识工具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焦、浓、重、淡、清的画法。主要提醒学生水在墨当中起到的作用。就是掌握用水的量。或用墨的量。5、请学生与教师一起练习,探索、体验焦、浓、重、淡、清的画法。6、布置作业,画一幅有浓、淡变化的水墨画。7、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8、征集作业,组织学生谈谈体会,讲教训、经验。最后教师小结、评价并布置下节课所要的学习工具、材料。9、组织学生清理卫生,教育学生热爱环境卫生。重重复复授课年级:小学三年级(下期)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能感知图形与图案的关系并能进行回忆、想象。2、会用剪纸的方法完成一幅图案。(主要目标)3、有创作的欲望,并从中感到快乐。(主要目标)教学内容:知识点:图案是由单个的图形有规律的重复排列形成的关键词:图形图案重复技能点:将不同颜色的纸分别折叠、剪出相同的图形,有规律地将这些图形进行重复排列,创作出自己心中想要表现的图案。教学材料:典型材料:小学三年级美术课本第三课的图片和文字、符号。强化材料:ppt展示的部分网络图片延伸及检测材料:来自互联网的精美设计图片(设计形式主要是图形的重复排列)教学重点:学生学会用重复并有规律的排列方式设计出图案作品。教学难点:“重复”这个抽象的字眼通过实际操作具象化。教学方法:启发思考、设疑、对比、引导、讲解、展示、归纳总结教学过程:知识点导入:“品”字导入。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一个“品”字,提问:同学们想一想,“品”字有什么特点吗?同学们纷纷讨论发言,并肯定他们的回答,如果有偏得较远的地方老师进行引导:我们从这个字可以得出三个特点:第一,它是“口”字的重复,第二,它是有规律的重复,老师讲这三个“口”字换了位置排列,它就不是字了,第三,它是一个字。大家想想,有这三个特点的字是不是很多啊,同学们纷纷回答(晶、森、……),老师转向主题:那我们来看看生活中除了字外,有这三个特点的事物有哪些?老师出示一些重复构成的图案进行引导。(2分钟)知识点揭示:展示ppt:请大家看看利用重复单一的图形构成的图案:它们有简单的几何型图案,有复杂的二方连续图案,还有精美的包装设计图案……这些漂亮的图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美化我们的生活。然而,不是所有图形重复都能给我们生活增加美感,大家请看:展示ppt(都是重复中很难看的图片),所以我们的重复需要……学生异口同声:有规律,好,那到底我们怎么来理解“有规律”呢?学生回答,老师肯定学生的回答,老师解答: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上下左右重复、一排一排的重复、一行一行的重复、间隔性重复、对角线重复、半覆盖式重复、……(展示ppt相关图片)、现在我相信大家都很想自己也制作一幅精美的图案为我们的班级或者学校增加美感,那是不是我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呢?老师告诉大家,我们学习要讲究方法,循序渐进,一口不能吃一个胖子,所以我们先学会制作几何图案,把几何图案做得够好了,再去尝试做更加复杂一些的二方连续的图案,有植物类的、有动物类的、有相互组合的……现在我给大家讲一下作业要求:(1)制作一幅有美感、有创意的图案作品。(2)要求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