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太阳升落方位的变化规律山东省淄博师范学校(255100) 秦克铸内容提要:太阳升落方位问题是《地球运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地理教育》杂志曾连续刊发多篇文章对此进行讨论,本文系其中之一,刊发于 93 年第 4 期。本文从纬度、季节、南北半球比较三个方面考察太阳升落方位的变化规律,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适合于中学地理教师及高校地理系学生阅读,可供《地球概论》教学及《高中地理》教学参考。关键词:太阳升落方位(A) 太阳赤纬(δ) 纬度(ψ) 太阳周日圈 地平圈正文: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天球上的太阳不断相对于天赤道作回归运动,其真接结果是造成太阳赤纬(即 δ)的周年变化(表现在地面上便是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进而导致太阳周日圈反复地北进南退,伴随这种北进南退,地面观察者眼中太阳的升落方位亦出现有规律的变化。太阳升落方位的变化规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1、随纬度的变化规律:这种规律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太阳赤纬不为零时,纬度越高(不管南北纬),太阳升落的方位角(以东点、西点为起点,在地平圈上度量,偏北为正偏南为负,用符号 A 表示)越大,而且太阳赤纬为正(负)即太阳直射在北(南)半球时,方位角为正(负),亦即太阳升落方位偏北(南)。根据纬度的差异又可分为以下六种情况: (1)在赤道上看:由于太阳周日圈与地平圈直交,故一年四季太阳都是垂直地升起而又垂直地落下,且太阳赤纬是多少度,太阳升落方位便是多少度,即 δ=A。例如:每年 11 月7 日,太阳赤纬约为 -16019′即太阳直射南纬 16019′,此日的太阳升落方位亦为 -16019′,即在赤道上看 11 月 7 日这天太阳是从正东偏南 16019′处升起,在正西偏南16019′处下落。(2)在开始出现极昼的纬度上看:由于太阳周日圈最低点与地平圈相切,故太阳升落方位最大为 900 即与北点或南点重合。例如:6 月 22 日北极圈上开始出现极昼,太阳周日圈全部在地平圈以上,其最低点恰与北点相切,故这天在北极圈上看太阳,是从正东偏北 900 即正北方位开始升起,而在正西偏北 900 即正北方位下落到最低点,换句话说就是 6 月 22 日在北极圈上看太阳升落方位为+900。(3)在开始出现极昼的纬度到极点之间看:由于太阳周日圈全部位于地平圈以上而且是倾斜的,故一天中太阳高度仍有变化,太阳开始升起和下落到的最低点方位角均为 900 即太阳升落方位亦与北点或南点重合。例如:6 月 22 日在 70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