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期并发症妇女护理常规一、胎膜早破护理常规胎膜早破是指临产之前胎膜自然破裂,羊水从羊膜腔流出。胎膜早破可引起早产、母婴感染及脐带脱垂等危险。若发生于妊娠 35 周以前,宜尽量实行措施予以保胎,若发生于孕 37 周以后,可根据情况选择恰当的方式终止妊娠。1.体位 实行头低臀高或平卧位,尽量避开可引起腹压增加的因素,如剧烈的咳嗽,用力的排便等,防止脐带脱垂。2.母儿监护 肛查了解宫口扩张情况及有无脐带脱垂,疑有脐带脱垂者,应立即进行阴道检查。严密观察胎心及宫缩情况,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及早产征象,实行相应处理。3.对实行期待疗法者,遵医嘱使用宫缩抑制剂保胎并使用地塞米松促进胎肺成熟。4.预防感染 ①注意外阴清洁,每日擦洗 2 次,大便后应擦洗外阴;②会阴部置消毒卫生垫或治疗巾;③避开不必要的阴道检查;④胎膜破裂超过 12 小时按医嘱给抗生素预防感染;⑤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羊水的性状、气味,凡体温升高、羊水有臭味者,应通知医师及时处理。5.采纳静滴催产素引产的产妇应专人守护,做好观察记录。6.心理支持 向产妇及家属解释胎膜早破的原因、表现、处理及预后,进行相应的心理支持。7.产后同产褥期护理常规。二、产后出血护理常规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 24 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达到或超过 500ml 者。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 2%~3%,其中 80%以上发生在产后 2 小时内。常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短期内大量出血可引起失血性休克。1.产后密切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2.针对原因止血,纠正失血性休克,控制感染。3.止血(1)产后宫缩乏力者,可通过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等达到止血目的。(2)胎盘未剥离或剥离不全者行手取胎盘,部分胎盘或胎膜残留者行清宫术或钳夹术。(3)软产道裂伤引起出血者,应立即行阴道、宫颈检查并缝合止血。(4)凝血功能障碍致出血者,应针对不同原因、疾病种类进行护理。4.抢救失血性休克(1)保持环境宁静,产妇取平卧位,给予保温和氧气吸入。(2)建立静脉双通道,及早补充血容量。(3)行生理监护,密切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的意识状态、皮肤颜色、血压、脉搏、呼吸、尿量。(4)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并准确评估和记录出血量。5.遵医嘱及时给予抗生素,预防产褥感染。6.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1)主动关怀产妇,增加其安全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