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国金矿找矿远景分析我国金矿找矿远景 摘要:本文对各成矿省分别建立统计模型,确定主要找矿标志,进行成矿预测,为全国范围的金矿资源潜力评价奠定基础。如何在当前技术条件下进一步开发、使用这些数据,深化挖掘数据所隐含的找矿信息,是开展新一轮找矿区划工作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我们利用国家大型数据库开展全国金矿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一些做法和结果。 关键词:金矿;成矿预测 中图分类号:O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数据来源及准备工作 鉴于是对全国范围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所以本次讨论的基本比例尺确定为 1:250 万,投影采纳正轴等角圆锥投影,中央经线110°,标准纬线为 25°,47°数据综合分析处理平台采纳基于Arc-View GIS 的“矿床位置预测系统(DPIS)”。本次讨论使用的主要数据、来源和初步整理结果如下: 1.1 地质数据 地质数据来自“全国 l:250 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提取地质体、断层和基础地理要素图层,转换为 SHP 格式,对部分省区地质体图层中的颜色号、地质符号等字段进行了整理。在 DPIS 上将分省的图层文件合并为全国的地质图层、断层图层。使用中对“全国1:250 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了修正。 1.2 矿产数据 来自“中国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和 GWM 1.0 应用系统,提取贵金属、有色金属矿产地数据,保存为 SHP 格式。利用其中的 DBF表在 DPIS 上投影生成贵金属图层、有色金属图层。由于是进行全国范围的矿床统计预测,我们使用全国大中型岩金矿床作为建立模型的基础,将岩金矿点、矿化点作为找矿标志使用。 1.3 地球化学数据 来自“全国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数据库”,使用多元地学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GeoExp1),提取Au,Ag,Cu,Pb,Zn,W,Mo,As,Sb,Bi,Hg 等 11 种元素原始数据,根据距离平方反比法生成 1:100 万精度(10 km×10 km)的网格化衍生数据,保存为 MDB 格式。然后利用 MDB 数据库中含有 x,y,坐标信息的数据表,在 DPIS 上投影生成网格状分布的点位图。删除我国陆地范围以外的衍生数据点,形成数据点图层。为了消除不同构造单元、不同景观环境元素背景值差异造成的数据台阶效应,使全国的数据能放在一起进行讨论,我们采纳归一化方法对数据进行先期处理,数据分区以划分的二级成矿带为基础,并综合考虑地球化学景观分区因素。对于大区域范围内化探异常的确定,我们进行了异常下限优化处理,最终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