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训练》教学大纲( 执笔人: 徐芹 教研室主任: 戴宗群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1]课程编号:062025[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3]适用专业:国际贸易实务[4]先修课程:----[5]后续课程:----[6]总学时:56 学时(含训练 24 学时)[7]总学分:3 学分第二部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教学目的创新素养的培育对个体的人来讲,就是将自身蕴涵的巨大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解决问题,良好的创新素养可以更好地解决自身面对环境中的困难和矛盾,也更可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又是用一些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这里,在经贸系开设创新思维训练课程,除了上述共有的目标,还有针对性的目的,即培育出在自己专业领域勇于突破、勇于创新的人才。二、教学要求1、基本要求创新思维训练课程为必修课,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应能够让学生具有下列基本能力:(1)强烈的创新意识能力。学习创新思维训练,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创新素养是每个人可以拥有并应该拥有的一种素养,鼓舞学生在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新的方法、新的角度,力求其形成习惯。(2)各种思维能力的灵活运用能力。通过不断的课堂训练,使学生,灵活运用自己大脑的各种思维能力,以达到解决问题。(3)创新的技术方法的掌握与运用。创新活动,除了要具备思维能力的灵活运用,还要掌握一些创新的技术性方法,利于处理问题。(4)掌握流行的商业思考思路方法。例如水平思考法。2、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1)教学方式本课程突出训练,在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多次进行课堂训练;配以多媒体演示教学。2)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程,采纳闭卷笔试考核方式,平常成绩包括课堂训练环节。理论总成绩(100%)=平常成绩(30%)+期末成绩(70%)(无期中考试)3、学时安排表序号内 容学时分配1第一章 大学生创新思维概述4 学时2第二章 思维柔软性的训练4,含训练 2 学时3第三章 观察力的训练4,含训练 2 学时4第四章 分析力的训练6,含训练 3 学时5第五章 推理力的训练6,含训练 3 学时6第六章 思维持久力的训练4,含训练 3 学时7第七章 思维飞跃力的训练6,含训练 3 学时8第八章 思维活动中的技术性方法训练6,含训练 2 学时9第九章 流行思考方法——水平思考法12,含训练 6 学时复习2 学时机动2 学时合 计56,含训练 24 学时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第一章 大学生创新思维概述 1、要求:了解创新及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掌握创新思维的意义 2、内容:1.1 什么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