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初级会计实务第一轮管理会计基础第四讲:产品成本归集和分配的基本原则、要素费用的归集的分配第三节产品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关键考点: 1.材料、燃料、动力等的分配计算。 2.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计算。 3.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计算。 一、产品成本归集和分配的基本原则(了解) 企业所发生的生产费用,能确定由某一成本核算对象负担的,应当根据所对应的产品成本项目类别,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核算对象的生产成本;由几个成本核算对像共同负担的,应当选择合理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企业应当根据生产经营特点,以正常生产能力本平为基础,根据资源耗费方式确定合理的分配标准。具体可以体现为以下原则: 一是受益性原则,即谁受益、谁负担,负担多少视受益程度而定; 二是及时性原则,即要及时将各项成本费用分配给受益对象,不应将本应在上期或下期分配的成本费用分配给本期; 三是成本效益性原则,即成本分配所带来的效益要远大于分配成本; 四是基础性原则,即成本分配要以完整、准确的原始记录为依据; 五是管理性原则,即成本分配要有助于企业加强成本管理。 【提示】企业不得以计划成本、标准成本、定额成本等代替实际成本。企业采纳计划成本、标准成本、定额成本等类似成本进行直接材料日常核算的,期末,应当将耗用直接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等类似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推断) 二、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重点) (一)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了解) 1.“生产成本”科目 该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该科目借方反映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贷方反映完工转出的产品成本,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加工完成的各项在产品的成本。 该科目应按产品品种等成本核算对象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明细科目。 基本生产成本应当分别根据基本生产车间和成本核算对象(产品的品种、类别、订单、批别、生产阶段)设置明细账(成本计算单),并按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辅助生产是为基本生产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该科目按辅助生产车间和提供的产品、劳务分设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按辅助生产的成本项目分设专栏。 期末,对共同负担的费用根据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给各受益对象。 2.“制造费用”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