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农药对土壤的危害不敢直视土壤是人类的生存的基本资源,也是农业进展的基础。自工业革命,人类改变传统种植方法,追求化学模式来生产粮食,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为可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但事与愿违,统计数据显示:经过数十年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后,农作物产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大大的减少,此外,还导致了现今世界各国水源污染、土地流失、河道淤塞、海洋污染、生态变迁和疾病丛生等严重环境问题和经济损失等局面。那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会对土壤有什么危害呢?破坏土壤结构前苏联着名科学家多库恰耶夫(Kostychev)早在 1892 年指出:土壤是一个自然体,具有起源和进展历史,是一个具有复杂和多样性程序和不断变化的实体。事实上,土壤是一个活生生的载体,它是由:矿物、空气、水和有机物所组成的。土壤的有机物包括所有在土壤中生长的生物和在不同阶段分解中的死物。有机生物在土壤中作为土壤的结构、营养等,孜孜不倦地分工合作,分解土壤里的有机死物。土壤有机死物和腐殖土对农田的其他益处包括:快速分解作物的残余物、使土壤变成水稳定的粒状聚合体、减少土壤硬化和泥块的形成、增进土层内部的排水功能、改善水渗透能力、增进和保存水分、养分的容量。改良土壤的外在结构有利于容易耕作、增加土壤的水储藏量、减少土地流失、改善根作物的形成和收割,在土壤更深处,还有丰富的根系统的形成,增进土壤中养分的循环等等。在耕地上使用化肥农药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导致腐殖土和上层土的下降、残杀土壤中的有机生物、破坏土壤中的生态平衡和导致有机物的失调和流失。导致耕地土壤酸化从 1980 至 2000 年 , 我 国 的 不 同 区 域 的 耕 地 的 pH 值 下 降0.13~0.80 单位,这种施用氮肥导致的人为酸化的后果比酸雨所导致的土壤酸化高 10~100 倍。过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铵等都属生物酸性肥料,即植物吸收肥料中的养分离子后,土壤中氢离子增多,易造成土壤酸化。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尤其在连续施用单一品种化肥时,在短期内即可出现这种情况。土壤酸化后会导致有毒物质的释放,或使有毒物质毒性增强,对生物体产生不良影响。土壤酸化还能溶解土壤中的一些营养物质,在降雨和灌溉的作用下,向下渗透补给地下水,使得营养成分流失,造成土壤贫瘠化,影响作物的生长。导致土地流失科内尔大学的生态与农业科学专家戴维皮门特尔(DavidPimentel)教授指出: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导致全球耕地的土地流失率比土地补充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