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旅舍在创新中开拓灿烂前景□本报记者史延廷/文邢光明/摄 1 白手起家探究经营模式 北京青年旅舍协会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大胆尝试和实践, 实现创新和突破,成功诠释了“国际青年旅舍”理念,掀开了它的神奇面纱。 北京青年旅舍协会在一无资金、二无经验的情况下“白手起家”。 1999 年 12 月,首都旅游集团派北京国际饭店和兆龙饭店的三名同志去广东深圳参加了国际青年旅舍联盟在中国的第一期培训班。这次学习使大家对国际青年旅舍联盟的历史和经营理念有了初步了解,比如:知道有些国外的青年旅舍可以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能够得到慈善机构的捐助等等。但是,这些做法在中国行不通。如何在中国成功地经营青年旅舍?中国经营青年旅舍的模式是怎么样的?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和先例。尽管来自联盟总部的教员在培训时对联盟在全球的客源市场数据分析得很详尽,但是对中国的市场分析则是空白,探究中国的“国际青年旅舍”经营模式这道课题,还需要中国人自己解析。 国人认识“国际青年旅舍”首先从国内的示范店开始,搞好“国际青年旅舍”在北京的试验田对快速推广复制青年旅舍模式至关重要。北京国际饭店和兆龙饭店敢于冒风险,率先投资改造出北京最早的两家青年旅舍并在 2000 年 5 月 19 日同时开业,北京市旅游局领导和首都旅游集团董事长段强亲自出席了两家“国际青年旅舍”的开业典礼并讲话,提出了要通过两家示范店的开业探究出一套“国际青年旅舍”在中国成功的经营模式。 记者了解到,创业初期,拥有 140 张床位的两家青年旅舍曾经 1 天只有 1 个客人,经营状况十分艰难。在这个背景下成立的北京青年旅舍协会,第一年制定的进展五家店的任务也是困难重重。在宣传“国际青年旅舍”理念的时候,许多社会旅馆和饭店业主关怀的问题是:这个品牌能给大家带来多少客源? 北京青年旅舍协会率先通过委托管理形式参加青年旅舍企业的经营。2001 年 10 月,全权接管了两家青年旅舍,以这里为试验基地,总结经验、调查讨论、培育队伍。他们从帮助经营出现困难的企业脱困为突破口,利用两家青年旅舍的经验和人才输出管理,使北京涌现出了东方晨光、实佳、飞鹰、远东、凤龙、工体等一批经过“非典”考验的国际青年旅舍。 随后,北京青年旅舍协会进一步大胆尝试,率先实行租赁承包经营方式,于 2025 年 12 月将一家经营不善的社会饭店投资装修改造成国际青年旅舍直营店,并在两年内收回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