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实验室的量值溯源性医学实验室的量值溯源性 李忠信 管卫 1.术语 VIM——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 由国际计量局(BIPM),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国际临床化学和实验医学联合会(IFC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国际理论和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和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发布。 1.1 量[1](quantity) 现象、物体或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性。[VIM:1993,定义 1.1]可分为: 广义量(quantity in a general sense):在化学界和临床化学界常称量类(kind-of-quantity)[2]。 特定量(particular quantity):为规定了一定条件的量类,很多情况下简称为量。原则上需三要素来描述,即系统(system)、组分(component)和量类。“系统”在临床实验领域可简单理解为样品物质,如血液、血清、尿液等;这里的组分指样品中的被测(measurand)物质成分。如“24 小时尿液(系统)中葡萄糖(组分)的物质量(量类)”是一个特定量[2]。 1.1.1 分析物(analyte):定义为单一化合物[3]。 溯源到 SI(国际单位制)的通用系统。如电解质/金属、代谢物(胆固醇、尿素、尿酸等)、类固醇、甲状腺激素(T4 和 T3)和维生素,测量的试验结果以每升摩尔数(分数)术语表示。 1.1.2 物质(substance):指的是以异构体、糖化型式和破裂产物等所有形式存在的一种不纯的混合物的“生物物质”[3]。如:所有的蛋白质和糖化蛋白——常用某种免疫化学技术测定——试验结果不以 SI 单位表示,有的用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单位或生产商制备的质量单位表示。为了与“分析物”区别的方便,指定这类叫做“物质”。 1.1.3 量值(value of a quantity):是指一般由一个数乘以测量单位表示的特定量的大小。量值常可简称为值(value)[2]。 1.1.4 真值(true value):是与给定的特定量的定义一致的值。 1.1.5 约定真值(conventional true value):对于给定的具有适当不确定度的给予特定量的值,有时该值是约定采纳的[5]。通常约定真值是用不确定度符合要求的测量程序多次测量的平均值。约定真值有时也称为给定值(assigned value)、最佳估量值(best estimate of value)、约定值(conventional value)或参考值(reference value)[5]。 1.2 定名标度(nominal scale):为检验结果定名,无大小或先后的含义,也不能求均值。如ABO血型、微生物鉴定的试验类型[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