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咸淡水养殖鲈鱼技术要点随着人工淡化养殖鲈鱼技术的突破,市场上销售的大多是淡水鲈鱼。淡水鲈鱼的口感、肉质、风味远不如半咸淡水的商品鲈鱼,市场差价每千克达 15 元左右。近年来,我区许多养殖户利用打咸水井的办法或选择临海的水域建造池塘,进行半咸水鲈鱼养殖,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把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养殖池塘选择与建造选择有地下咸水源的地方,挖地下咸水井,或选择盐度为 5~10、有海潮到达的咸淡水水域为好。养殖水质要求清新、水源充裕。每口池塘面积约 3~5 亩为宜,水深 2 米以上,池塘要设有进、排水涵闸,不重复使用养殖废水,以免造成二次污染,每 3 亩水面配备 2 台 0.75 千瓦叶轮式增氧机。二、苗种培育1.网箱设置 在准备好养殖成鱼的池塘一边搭一条投饵的栈桥,于栈桥两旁设置若干个网箱,网箱材料可用 14 目左右的聚乙烯网片,缝成长 3~5 米、宽 2 米、深 1.5 米的规格,用竹竿固定。2.做好淡化养殖的准备工作 不管是人工繁殖的鱼苗或捕捞的天然鱼苗,都生长在较高盐度的海水中,要先检测出养殖池塘的盐度,要求供苗者进行多次降咸淡化,在不超出养殖池塘盐度 5 时才可放养。在淡水池塘育苗,还要在网箱周围用塑料膜围成一个小水体,投苗前适当加盐至接近鱼苗放养前的盐度,让鱼苗投放后有一段适应时间,提高成活率。3.育苗密度 原塘育苗,有利于减少过塘引起鱼种的损伤。用来培育的鱼苗体长 2~3 厘米,每平方米网箱放养 500 尾左右,每口池塘的鱼苗数量可比计划放养的鱼苗多出 20%~30%,以备死亡损耗。4.投饵驯食的方法 以优质配合饲料或鲜鱼糜为饵,每次投喂时间不少于半小时,将优质配合饲料或鱼糜均匀地投撒到网箱中,驯化鱼苗抢食,日投喂 4~5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量的 30%左右,以观察到鱼苗大致都能食到和食饱为好,具体做法是注意鱼苗抢食程度减弱后则停止投喂,以免暴食而引起肠胃疾病。5.及时分级培育 10 天后鱼苗大多已长至 5 厘米,此时应过筛分池培育,减少大鱼吞食小鱼和幼苗抢食不到而出现大小差异的现象。分池培育 10 天左右,在网箱周围用网片围出 100 平方米的一块小水面,放出网箱中的鱼种再喂养 15 天,此时鱼种已在 10 厘米以上,然后拆去围网,再进入大塘养殖,这样目的是防止鱼种过早进入大塘追食生物饵料,而弃食人工投喂的饵料。鱼苗的中间培育过程要注意网箱的水质和溶氧量。可在网箱中设置增氧气头,要常常刷洗网箱,保持水体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