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信息化规划三大看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已于日前发布,全国各领域的“十一五”规划制定工作随即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有消息说一个专项的国家“十一五”信息化规划也已经基本完成了主体框架,估量不久就会对全社会发布。综合从各种渠道传出的消息,使我们对这个专项规划有了一定的了解。简单说来,它将推动国家的信息化建设进入一个更为具体和实际的深化、调整期。在这个时期中,基础建设依旧是一项主要工作,但更为重要的则是平衡与协调,将此前国家在信息化建设上的巨大投入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解决一些困扰已久的问题。为此,笔者认为应当更多关注下述几个方面的进展进程。农业信息化农业领域是我国信息化整体框架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虽然“金农工程”的建设构想早在 1994 年便已提出,但实质的工程建设直至 2000 年以后才得以启动。而且,金农工程估计的投资总额仅为 12 亿元,远远小于其他产业的投入水平。而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区域和农业人口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因此农业信息化的状况将极大地影响全社会信息化进展的进程。《建议》中提出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优化生产布局、推动产业化经营等一系列进展目标,可以说这些目标的实现无一不与信息化有着内在的联系。农业信息化投入少、进展慢,不是因为国家舍不得做大的投入,而是由于在其进展模式上存在诸多困惑,包产到户的小农业生产方式,的确对信息技术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这是阻碍农业信息化进展的一个根本原因。在“十一五”期间,农业领域将会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而农业信息化也将随之呈现不同的态势。信息产业部王旭东部长日前提出了农业信息化的一些具体设想,包括加快实施村村通工程、解决农村网络最后一公里问题,以及利用农村中小学接入互联网的优势促进农村教育服务尤其是中小学教育事业的进展等等。可以预见,这些设想将在“十一五”信息化规划中得以体现。三网合一《建议》中提到,要“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此话被业界解读为国家决心打破行业壁垒,解决掉“三网合一”这个困扰业界多年的问题。此前我们曾经探讨过,“三网合一”的理念早在数年前就已写入一些部门的正式文件之中,之所以迟迟不能实现,最大的障碍就是行业体制。如一些专家所说,目前“三网合一”在技术上已经不存在问题,关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