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几点起床孔子说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家风清简是君子,图大业的开始,要治家,过日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感悟:家风清俭是君子图大业之初始,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清朝皇上,早晨四点起 古人是几点起早晨四点。曾国藩是清朝的大官,三十二岁时的地位已经相当于现在的正部级干部。清朝的大官早晨天不亮就起,这都是跟长辈学来的,起床后穿戴整齐坐着待一个时辰(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天才蒙蒙亮。清朝的皇上,也是早晨四点起,都很勤劳。早晨孩子不起床,这家可能就要完了,这是古代人的一个说法。 早起是很好的个人习惯,也是勤劳的象征,而晚起则有慵懒的意思。可是假如把晚起与败家联系在一起,似乎有些危言耸听。这其中蕴含着什么样的道理呢 一代疏懒 二代淫佚:李鸿章每天早晨 6 点钟起 《曾国藩家书》说:我朝列圣相承,总是寅正即起,至今二百年不改。我家高曾祖考相传早起,吾得见竟希公、星冈公皆未明即起,冬寒起坐约一个时辰,始见天亮。吾父竹亭公亦甫黎明即起,有事则不待黎明。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厚黑学派鼻祖李宗吾在书里谈到他的家庭,也说过,当时家境不错,请得起许多长工,但父亲每日早起,即便冬天,也是起后一袋烟的功夫以后,天才亮,才招呼长工起床。李鸿章每天早晨 6 点钟起床,写小楷 100 字 曾国藩家书说:诸子弟不好好收拾干净,就是败家其相。早晨不起床,不叠被、不扫地,这是败家之象,是败家子。还有两句话:一代疏懒二代淫佚。第一代是疏懒。第二代骄奢淫逸。第三代就抽大烟了。我们说朱子治家格言,年轻人应该早起,晚上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不管家多大,总得有这一套。 早晚防范: 《朱子家训》(原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干净;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译文):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干净;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过去农村都是大院子,把院子扫扫,内外干净。到了晚上既昏便息,天一黑赶快把门窗都关上,自己亲自去检点。检点这字从这儿来的。 早起三光,迟起三慌 俗话说:早起三光,迟起三慌。小学课本讲鲁迅在课桌上刻了个早字,迟到的话,会引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增广贤文》说先到为君,后到为臣。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在这个竞争的时代,更要求我们早!也就是勤。 朱文公四计; 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一年之计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