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信用担保行业进展现状与思考近几年,我市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正规化建设稳步推动,担保运行趋势向好,我市担保行业正向着健康、法律规范、有序的方面转变。担保机构已经成为我市融资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保贷款已经成为我市中小企业和全民创业的一个重要融资渠道,对促进企业成长、拉动市场消费和繁荣地方经济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一、进展状况及主要特点截止 2025 年底,全市注册信用担保机构 37 家,注册资本 12.35 亿元,全市累计担保总额实现 82 亿元,2025 年新增保额 24 亿元,累计为 25887 户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担保,2025 年新增担保户数 4823 户,其中中小企业担保 800户,全市担保机构从业人员达到了 323 人。全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进展较快,机构数量、资本规模、业务总量、经济效益均呈持续增长之势,全市信用担保体系已初步形成。(一)担保机构分布趋于全覆盖态势。目前除永吉县、经开区外,其余各县(市)区都已有信用担保机构,而永吉县的担保机构设立或引进正在积极筹划中,估计末来年我市担保机构将实现全地区覆盖。(二)担保机构资本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全市担保公司注册资本达到了 12.35 亿元(***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根据省厅要求优化资产,实现注册资本为纯货币资金,从而减资 3.05 亿元),国有出资 5.75 亿元,民营出资 6.6 亿元,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比重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政府引导转变。(三)担保业务快速增长,自身实力不断壮大。2025 年,全市担保机构实现经营收入 7556 万元(2025 年实现 3215 万元),同比增长 235%;实现新增担保户数 4823 户(2025 年增加 4488 户),同比增长7%;实现新增担保额 24 亿元(2025 年增加 15.2 亿元),同比增长 158%。(四)担保方式不断创新,为企业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社会效益明显提高。担保机构在不断壮大自身实力的同时,积极开展联保、互保、再担保等多种形式的担保业务,业务范围也在各种消费贷款和企业贷款的基础上,开始向农业、畜牧业等方向延伸。担保机构还通过建立受保企业信用评级系统和信用档案数据库,为申保企业建立了信用记录,使企业首次贷款率提高了 70%,初步形成了企业立信、专业评信、机构授信和社会重信的长效机制。担保机构在支持规模企业上台阶,培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水平,培育科技型企业上档次,培育个体经营户增加收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