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族地区产业协调及第三产业进展的灰色关联分析四川民族地区产业协调及第三产业进展的灰色关联分析 【摘要】 本文基于 2000-2025 年四川民族地区三大产业与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年度数据,以及第三产业及其各行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通过对四川民族地区产业协调及第三产业进展进行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四川民族地区第三产业与其经济增长有密切的关联关系,并进一步明确了第三产业进展可依赖的主要因素,从而为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的进展水平的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灰色关联分析;产业结构;产业协调;第三产业;四川民族地区 1 引言 四川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以及乐山市的峨边、马边两个彝族自治县,总面积 30112 万 km2。该区域是藏、羌、彝、回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多数分布在环境闭塞、基础设施差的偏远山区,加之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历史、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四川少数民族山区仍然处于相对贫穷的状态。但近十几年来经济进展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跨入 21 世纪后,整个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呈现加速进展的态势,三大产业进展迅速。目前对该地区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讨论还比较少,本文选取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探讨第三产业进展可依赖的主要因素,对其产业结构调整、国家产业转移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 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 2.1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灰色关联分析是一种因素比较分析法,通过计算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的关联度来定量分析二者间的接近程度。 选取参考数列 X0(t)={x0(1),x0(2),…,x0(n)}也称为母序列。待比较的数据列 Xi(t)={xi(1),xi(2),…,xi(n)}也称为子序列。定义灰色关联系数: 其中,为分辨系数,常取,为两级最小差, 为两级最大差。 2.2 四川民族地区三次产业对 GDP 的灰色关联分析 从《四川统计年鉴》中选取四川省民族自治地区 2000―2025 年的地区生产总值(GDP)数据为参考数列,以同一时间段的三次产业生产总值数据列为比较数列,通过初值像计算绝对差、关联系数,最后得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与四川民族地区生产总值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 r01 = 0. 7261,r02 = 0. 7279,r03 = 0.9080。 从计算结果可知,第三产业与 GDP 的关联度最大,第二产业次之,而第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进展的影响最小。由此说明,在四川省少数民族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