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分割生产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结构的影响国际分割生产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结构的影响 摘要:在考虑和不考虑国际分割生产的情况下,虽然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结构均呈改善趋势,即资源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出口份额在逐渐下降,资本或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出口份额在上升,但是在分离了国际分割生产的影响后,高技术含量的出口比重并不高,假如没有国际分割生产,则中国出口结构的改善是有限的。因此,在分析我国制造业出口时必须考虑国际分割生产这一因素。 关键词:国际分割生产;中国制造业;出口结构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25)02-0063-06 一、引言 当前国际生产体系的一个最基本的现象是:以往在同一国家(地区)完成的最终产品的生产,现在则会把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分解,并把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工序、不同的区段、不同的零部件分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来进行,从而形成了同一个最终产品由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厂商共同参加完成的国际分割生产(International Fragmentation of Production)。然而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最终产品生产的各个阶段都是在同一个国家完成的,各国间贸易的产品都是最终产品,这与现实中的国际分割生产现象是不一致的。Baldone 等(2025)①认为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模型预测与经验讨论之间存在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间投入品和零部件贸易在总产品贸易中占了很大的份额,但是传统贸易理论模型却把它忽略了,也就是说把国际分割生产现象忽略了。考虑到国际分割生产,那么,传统贸易模型中一国的经济特征与一国专业化生产某种最终产品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可能就不再存在,因为每个国家会根据本国的要素禀赋专注于分割生产过程中的某些区段,如劳动密集型区段、资本密集型区段或技术密集型区段,而不再专注于整个最终产品的生产。由此,由于国际分割生产的存在,一国最终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使用了进口的中间投入品和零部件,即一国的最终产品中包含了其他国家的要素含量和贡献。假如该国是从外国进口了技术含量较高的中间品和零部件,经过加工或组装后出口,则此时该国的出口结构会明显升级。显然,国际分割生产影响了该国的出口结构,但是,现有对中国出口结构的讨论都没有考虑国际分割生产对其的影响。所以,本文将首先在李嘉图模型的框架下,对比分析存在国际分割生产和不存在国际分割生产对一国出口结构的影响,其次利用我国26 个制造业分行业的出口数据,分析考虑和不考虑国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