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超长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及施工浅述地下超长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及施工浅述 摘要:以减少结构混凝土自身胀缩性为契入点,从设计及施工两个方面分析地下超长无缝混凝土结构实施的注意点,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超长 无缝 地下混凝土结构 中图分类号: TU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展及城市化建设的深化,建筑由地上空间向地下空间进展的趋势愈加明显。特别是近年来城镇建设的进展中所要求的停车位数量不断增大,地上空间不的断被压缩,地下空间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为满足停车位的需求,小区地下逐渐被大面积的地下结构所代替,一方面解决了停车问题,另一方增加小区的绿化面积,同时也为环境改善提供有效的解决思路。相应的,地下结构的长度及宽度也已远超过了相关法律规范[1]的规定,在正常设计中要求结构实行有效措施以满足法律规范要求。本文从设计及施工两个方面,总结了超长混凝土地下结构无缝设计及施工中的要点,以供相关工程参考。 结构设计 超长地下混凝土结构的无缝设计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利用理论和经验数据,减小结构混凝土的胀缩性,降低结构产生有害次生裂缝的概率。设计阶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行有效措施。 2.1 结构布置 超长无缝地下混凝土结构布置与上部结构的布置类似,结构平面应尽可能规则,结构刚度分布力求均匀。在上述条件下,在温度差较大的环境中,混凝土结构能够较均匀地变化,可以有效避开因局部结构刚度差别过大所引起的集中次生温度应力,避开局部变形过度产生有害裂缝。 2.2 后浇带布置 在超长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的合理设置能够有效减少由于施工期间混凝土收缩变形产生的裂缝。后浇带的布置应整体性考虑,并且应根据法律规范要求实施,间距最大不宜超过 50m。具体在结构的某跨时,应设在相应跨结构的相对内力较小处,一般为结构跨的三分之一处,后浇带的宽度一般为 800mm~1000mm。在后浇带留设位置,一般要求板钢筋断开,梁主筋不断,如此可以确保后浇带两侧结构在后浇带封闭前自由收缩,进一步减少施工阶段混凝土收缩裂缝。浇注后浇带采纳的混凝土为较原结构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高一级的膨胀混凝土,在两个后浇带之间即可形成具有一定预加应力的钢筋混凝土段,对抵抗混凝土的收缩具有一定的中和作用,从而减少使用期间混凝土的胀缩裂缝。 2.3 设计加强措施 2.3.1 地下防水抗渗措施 地下混凝土结构除满足强度设计要求外,更为重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