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临床医学教学改革探讨摘 要: 临床医学是一门以讨论人体诸部位的正常形态结构、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为了加强和改进医学生的教学工作,有利于高质量、高层次、高创新人才的培育,更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临床工作,在临床医学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层次,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发挥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临床医学 教学方法 高质量 高技术 高创新 21 世纪是医学与生命科学高速进展的世纪,专业性院校越来越适应社会的进展,在未来必定成为趋势。医学院校基础课程改革 虽已取得一些成绩,但从总体来看,较多改革措施流于形式,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医学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然而高素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却非常紧缺,学科的进展需要高素养人才,改革医学教育模式,培育高素养医学人才,将为生命科学的进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临床医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学好本门课程为日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所以对每一个医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临床医学的教学现状 我们的临床医学教学目前存在一个尴尬的局面!授课大部分是由专任老师承担,老师缺乏丰富的临床经验,这就使得老师备课任务繁重,查阅大量临床资料的同时还需往返于临床科室进行咨询!因此,经过努力我们争得了学校的大力支持,选派授课老师到医院进修实践,同时聘请大量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带教,开设名医讲座,增强了老师对临床专业知识的领悟和了解,使教学与临床有了很好地沟通和配合,并时刻关注学科的进展和动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传授最先进的医学理念,为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改革方法 1.因材施教 学生的程度制约着老师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老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程度并进行科学而准确的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进校之初,就已经基本明白未来的工作岗位,有学习动机,但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对于内容枯燥的传授式教学学习效率较低。根据以上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因材施教,传授知识时注意结合岗位实际,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明确教学重点内容,以选择教学方法 根据医学专业人才培育目标和实际岗位的需求,划分知识点。重点内容的选择有利于培育学生的专业技能,以适应岗位的需要,突出有用性,力求学生掌握该领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