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垄断资本与中国工人

垄断资本与中国工人_第1页
1/3
垄断资本与中国工人_第2页
2/3
垄断资本与中国工人_第3页
3/3
垄断资本与中国工人垄断资本与中国工人——以富士康工厂体制为例 潘毅/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学系 [文章导读]近段时间以来,警惕跨国资本,加大劳工保护的呼声渐涨,人们开始更多地反思资本的破坏面,希冀在更好地利用它的同时,减少整个社会付出的代价。作者以富士康为例,通过深化调查,发现当前的这种新型跨国资本正在生成一种“逐底竞争”的全球工厂体制和一种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并对这种体制和模式的运行逻辑给予了细致入微的解读,提醒我们反思其可能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 美国《时代》周刊在 2025 年曾经把中国工人评选为年度群体人物,该刊编辑评价中国工人为“领导世界经济复苏”、“点亮人类前景”的功臣。然而,新生代的中国农民工,似乎越来越看不到自己的出路。一直以来,普遍的观点是认为中国的崛起是一个由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过程——改革开放后,国家通过鼓舞外资和对外开放政策,建立了全面依靠合资或外资的出口导向型进展模式。这种以依靠外国直接投资(FDI)的进展模式,区别于东欧的转型市场或者东亚的进展型国家模式,虽然带来了惊人的经济增长,但同时也产生了普遍性的社会不平等,尤其是导致了工人群体的困境。 当然,这种宽泛的理解需要通过对跨国企业的 FDI 在一个具体行业或者企业进展及演变成行业寡头进行深化的分析来印证。富士康以其扩张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堪称跨国性制造业中的传奇,对于讨论跨 国资本扩张的现象极具代表性和重要性。本文以富士康这个具体的企业为例,尝试考察国家在跨国垄断资本出现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这种跨国资本对工人状况的形成所带来的影响。 富士康:全球电子代工厂 富士康隶属于鸿海科技集团,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 6C 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自 1974 年在台湾肇基,特别是1988 年在深圳地区建厂以来,富士康迅速进展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电子代工厂,为世界顶级的电子品牌制造产品,如苹果、惠普、戴尔、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和三星等。富士康的名字来源于英文单词“Fox-conn”,其意义是以狐狸一般的速度迅速地对电子产品进行连接、组装。据估计,到 2025 年,富士康的总收入将占全球电子制造产业总收入的 50%以上。 富士康的进展和演变成为工业领头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始于1988 年,得益于中国的吸引外资政策,鸿海集团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大陆的第一个生产基地——富士康。在早期的生产阶段,富士康仅有 150 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垄断资本与中国工人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