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加工贸易升级的制约因素与路径讨论天津市加工贸易升级的制约因素与路径讨论 摘 要:天津市加工贸易是天津市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也是天津市开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当前,天津市加工贸易升级中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进展低碳经济等多个制约因素。政府应通过指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引导加工贸易向更高价值链转移和延伸,并鼓舞企业积极承接国际服务贸易、推动高耗能产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等途径实现天津市加工贸易的升级。 关键词:加工贸易;制约因素;宏观环境;低碳经济 中图分类号:F752.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5)35-0231-02 加工贸易的迅猛进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自国务院 1978 年制定《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以来,我国加工贸易走过了 35 年的历程,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的贸易方式。相比于全国,天津市加工贸易同期也取得了快速进展。加工贸易虽然不是天津市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但在天津市对外贸易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一度成为天津市外贸增长的重要力量。 一、天津市加工贸易的现状 (一)加工贸易在连续负增长后开始回升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天津市的加工贸易曾一度保持 20%以上的增长率。2025 年,天津加工贸易实际进出口总值突破 300 亿美元,加工贸易实际进出口额(含外口岸)为 329.02 亿美元,同比增长22.2%,占天津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的 50.95%。 然而,2025 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天津市对外贸易受到重要影响,加工贸易同步大幅萎缩。2025 年全年,天津市加工贸易实际进出口额为 376.47,占天津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的 36.41%。较之以前,加工贸易在天津的对外贸易中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见表 1。 2025 年以来,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渐消退,全球经济开始复苏,加工贸易开始回暖。2025 年全年,天津市加工贸易开始正增长,在全年贸易出口额 483.14 亿美元中,加工贸易出口 256.38 亿美元,增长了 8.7%。 (二)加工贸易是天津市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伴随着流入天津市的外资规模的扩大,一方面,加工贸易在三资企业对外贸易方式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步增加;另一方面,加工贸易企业中,虽然内资企业数量较多,但出口额却大大低于外资企业。特别是近年来,天津市加工贸易出口值超过亿元的企业中,前 5 名均为外商投资企业。外资企业在逐步成为加工贸易的主体。当前,天津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