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转化的心得 素养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对少数学生。面对全体,正是面对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促进他们全体进展。因此,坚持面对全体学生,更应侧重需要帮助的学生,讨论需要帮助的学生,转化需要帮助的学生。为了总结经验,更好的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化学生,理解学生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一提到学困生,无不摇头叹息,说他们是“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假如我们换个角度,放弃门缝里看人的偏见,就会欣喜地发现学困生并非不可救药,这就要求我们深化学生、全面了解学困生的心态,对学困生学习目的、态度、兴趣、爱好、志向、心理变化和生理特点、家庭环境、生活环境以及行为品德等方面作全面调查、深化讨论,并实行分类教育的方式,随时比较和修正教育方式,让学生在老师的熏陶下潜移默化地克制约束不良心态的滋生进展,用我们的理智来塑造学生美好纯洁的心灵,使学困生领悟到身边的同学、老师都对“我”的进步寄予很大的希望,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使后进生转变思想,鼓足勇气,直面现实,积极向上,鼓舞他们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一步一步地培育学困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我们的情感理智融入他们的心田,并能扎根、发芽、开花和结果。 二、主动接近学困生,友善对待学困生。 主动接近学困生,和他们交朋友,用师爱爱感化他们,给他们以热望和期待,激发他们的潜力。同时我们一定要摆正学困生在心中的位置,绝不因为学困而放弃和鄙视学生。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特别照顾学困生,对课堂提出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困生来回答,让他们在同学面前树立自信心。在各项作业的完成上特别优待学困生,在试卷的评价中适当优惠学困生。学困生往往很在乎老师的评价,较高的评价和激励的话语能使学生有奋斗的目标,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一定要对学生时刻保持良好的态度。老师灿烂的笑脸是学生心中永不凋谢的花朵。你笑脸面对学生,学生才会笑脸面对你;你给学生一缕阳光,学生会还给你一个太阳! 三、找到学困生学困的原因并进行相应分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进展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进展的外部矛盾,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是事物进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既然要解决学困问题,一定要找好学困的内因、外因。部分学困生缺乏学习兴趣,有些学困生也曾努力过,但由于方法或外因的影响,成绩未能提高。他们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