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活动总结]安全与行为法律规范教育月活动的总结范文一个好的习惯可以造就一个人,一个坏的习惯则能毁掉一个人。现在的小学生是二十一世纪建设社会主义的生力军,他们现在的思想品德、道德行为状况如何,不仅是当前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而且对未来社会风貌、民族精神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一、依据《法律规范》,确立目标 我们依据《小学生日常行为法律规范》提出了 安全与行为法律规范养成教育 的总体目标: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产生正确的行为态度;培育良好的道德行为能力及正确的行为评价能力;培育学生的自觉、自制、自理、自立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从树立理想,迈好人生的第一步去认识和实现 法律规范养成 ,注重 法律规范 的训练和良好习惯的养成,要做到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能自觉遵守 法律规范 。高三年级侧重于将《法律规范》教育和成才教育结合起来,积极维护《法律规范》,并通过进一步的训练,使 自觉遵守法律规范 升华为自己道德品质的一部分。 二、强化安全教育,提高认识 在学习宣传过程中,我们充分运用多种宣传工具,如朝晖播音室、校报、橱窗、板报、班会课,观看录像等加以宣传教育,真正使《法律规范》内容 深化人心 ,让学生感到时时、处处都 有法可依 、 有法必依 ,从而使行为法律规范的落实更具体明确且易于操作。 三、创设氛围,寓教于乐 在贯彻《法律规范》的活动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学校中所有可以利用的宣传工具和宣传阵地,对学生能到达的所有地点,以 法律规范 的养成教育为中心从整体上进行了统一规划、布置,积极营造浓郁的学《法律规范》氛围。如在学生必经之地醒目的地方贴上以《守则》、《法律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固定瓷砖;教室内外墙壁上悬挂名人名言、名人画像;在草坪上、道路旁设立法律规范提示语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 四、树立榜样,示范导行 老师是学生的领头雁,引路人,良好的师表形象,具有可近、可仿、可见的特点。 老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部学生。老师的人格、言行等,是一种最现实、最生动、最鲜亮的教育影响,也是一种最有力的教育手段。因此老师要求学生必须做到的,他必须首先必须不折不扣地做到。因为学生随时随地都在用那双敏锐的眼睛观察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通过他的耳濡目染,验证老师言教的真实性、可靠性。只有他在感到 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