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背诵部分一、一、名词解释1、宏观经济学;2、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3、资本边际效率;4、自动稳定器;5、AS 曲线;6、J 曲线效应;7、经济增长;8、通货膨胀;9、国内生产总值,10、乘数;11、IS 曲线;12、挤出效应;13、利率效应;14、马歇尔—勒纳条件;15、经济周期;16、消费价格指数(CPI);17、国民生产净值;18、流动偏好陷阱;19、LM 曲线;20、AD 曲线;21、实际余额效应件;22、BP 曲线;23、黄金分割律;24、菲利普斯曲线;25、最终产品;26、中间产品;27、均衡收入;28、消费函数;29、流动偏好;30、财政政策;31、货币政策;32、法定准备率;33、贴现率;34、公开市场业务;35、绝对优势;36、比较优势;37、汇率;38、净出口函数;39、不稳定原理;40、需求拉动通货膨胀。二、分析 1、财政政策得内在稳定器为什么能稳定经济? 答:(1)税收自动变化 衰退时,产出下降,个人收入下降,税率不变,税收会自动减少,可支配收入会自动少减少一些,使得消费与需求下降得少些。 累进所得税,衰退使得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纳税档次,税收下降幅度超过收入下降幅度。反之,如此。 (2)转移支付自动变化 衰退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得人增加,社会转移支付增加,抑制可支配收入下降,抑制需求下降。 (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农产品价格保护支出自动变化。 2、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有何区别? 答:(1)国民生产总值(GNP) 即国民总收入 指一国国民在一年内所生产得最终产品得市场价格得总与。(2)国内生产总值 指一国国境内、一年内所生产得最终产品得市场价格得总与。 国内生产总值(GDP) :指按市场价格计算得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得最终成果。 (3)GNP 与 GDP 得比较 GNP 根据国民原则。以本国公民为统计标准。包括居住在本国得本国公民、暂居外国得本国公民。 GDP 根据国境原则。以地理国境为统计标准、包括居住在本国得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得外国公民。 GNP 就是个收入概念, GDP 就是个生产概念。 3、简要回答凯恩斯学派货币政策得主要内容。 答:通过货币供给 M 得增减影响利率 r,利率得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益得影响使投资 I 以乘数方式增减,而投资得增减会进而影响总支出 E 与总收入 Y、用符号可表示为: M→r→I→E→Y 在这个传导机制发挥作用得过程中,主要环节就是利率:货币供应量得调整首先影响利率得升降,然后才使投资乃至总支出发生变化、上述分析,在初期阶段,凯恩斯学派称之为局部均衡分析,只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