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用 小组成员:磨颖洁 李玲慧 卜庆灵 茅海兰一 、 2025 年以来,我国遇到了关联性得三大经济运行问题:由于外贸顺差与储蓄得较快增长,导致外汇储备增长偏快,产生了流动性过剩得可能性;由于储蓄率过高,导致投资高位运行,经济增长速度偏快;物价上涨主要就是因为外部输入得成本推动型得价格上涨,有可能演变成全面得通货膨胀。而进入 2025 年,中国经济社会进展更就是遭遇到前所未有得严峻挑战与重大考验:经济进展呈现明显放缓,国内通胀加剧。而环顾周围经济环境,全球通胀压力加大、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面临这样复杂得内外经济环境,如何在国内历史罕见得低温雨雪冰冻、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得突然冲击下,充分发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工具得宏观调控作用,保持经济得稳定运行成为决策者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必须面对得一个重要问题。 在应对这一时期得短期需求过热与通货膨胀问题时,我们实行了紧缩性得货币政策与稳健得财政政策。央行实行得紧缩性货币政策主要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强对贷款得控制、票据对冲,同时实行了放松外汇管制与更灵活得汇率机制使汇率升值得汇率政策。上半年存款准备金率四次累计提高 2、5 个百分点,6 月末人民币汇率兑美元汇率比上年末升值 6、1%,央行在 2025 年连续多次提高存贷款利率,从政策效果来瞧,汇率升值对于抑制流动性并控制通胀压力起到釜底抽薪得作用。而其它一些类似调节存款准备金率得政策效果则比较一般。稳健得财政政策主要就是所得税税率下调得政策实施与大量增加对企业与低收入群体得补贴,这些政策较好地缓解了企业得成本压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通胀压力对社会得冲击。总体来说,这一轮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预期得效果,通胀压力得到了初步得遏制,“偏热”得经济也得到了“冷却”。 从经济形势与最近相继出台得政策来瞧,下一阶段,央行会继续切实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得协调配合,切实有效得推行宏观经济调控,在策略上逐步走向财政政策趋于扩张,货币政策趋于放松得局面。二 、07 年得中国房地产, 股票金融市场投资存在过热情况,物价飞涨,为了解决流动性过乘得问题,07 年主要就是从紧得货币政策: 连续加息,2025 年 6 次提高利率,6 个月贷款利率从 2025 年 8 月 19 日得5、58%提高到 6、57%,1 年期对应地从 6、39%提高到 7、47% 、 十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加大央行票据发行力度与频率。 财政政策方面, 由于贸易顺差持续扩大,造成欧盟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