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胁迫对小麦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摘要:盐胁迫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及质量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之一,盐胁迫通过渗透胁迫和离子胁迫以及由此引起的营养不均衡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破坏植物的生理生化功能,最终导致植物细胞及植物体本身的死亡。因此,探究盐胁迫对农作物的影响以及盐害机理,提高农作物的耐盐性,从而提高盐渍土的农作物产量及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土壤溶液中可溶性盐含量的增加将导致溶液渗透压增大,引起植物发生生理干早,从而抑制植物正常生长。盐胁迫使植物光合速率下降、生长受抑制、衰老加速,其对植物的危害主要包括渗透胁迫和离子胁迫,且渗透胁迫是盐胁迫下最早也是最明显的影响因素。本实验通过测定:叶绿素、脯氨酸、膜透性、POD、可溶性糖、MDA。讨论小麦幼苗在盐胁迫的情况下生理的变化。前言在农业生产中,作物常常会遇到各种不良的环境条件,如干旱、洪涝、低温、高温、盐渍以及病虫侵染等,这些对植物产生损害的环境,又称为胁迫也就是植物的逆境。盐分胁迫主要是由渗透胁迫和离子胁迫组成的在盐分胁迫下植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的生理生化特性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有些变化是盐胁迫损害的结果,是植物对逆境条件的消极反应,有些变化则是植物对逆境的积极反应,有利于对不利环境条件的适应。盐分对植物的损害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1)吸水困难:根吸收水分减少,木质部水势下降,运入生长区的水分减少,因而抑制生长,同时也影响到对其它离子的吸收。Na+造成土壤导水性能的降低,改变了土壤溶液的渗透势,造成吸水困难,明显降低了植物的叶面积、株高、干物质量,减少了禾本科植物的分蘖数和籽粒数等。(2)生物膜破坏:类囊体膜含有大量的糖脂和不饱和脂肪酸,与光化学反应密切相关。膜脂的不饱和度增加有利于类囊体膜光合特性的维持。盐胁迫下,Na+可置换细胞膜结合的 Ca2+,膜结构遭到破坏,功能改变。细胞膜选择透性遭到破坏,细胞内的钾、磷和有机溶质外渗,胞外离子如钠、氯大量进入细胞,造成胞内离子平衡破坏。讨论证明 NaCl 胁迫对植物的损害主要损害了细胞的质膜,使膜脂发生过氧化,导致过氧化产物 MDA 增加,质膜透性加大,细胞内离子平衡失调,代谢紊乱,生长受到抑制。(3)生理紊乱:盐分过多会降低蛋白质的合成速率,相对加速储藏蛋白质的水解,造成体内氨基酸的积累过多,产生过多的氧自由基和氨,对植物造成损害。盐分过多也抑制光合速率,叶绿体趋于分解,叶绿素被破坏,叶绿素和胡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