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村企结对共建机制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思考对村企结对共建机制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思考推动新农村建设,需要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努力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加”的新农村建设的多元参加机制和良好社会氛围。建立和完善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的工作机制,是扎实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进展的积极探究和创新。 一、我市村企结对共建工作开局良好 自 201X 年初全面开展“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活动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广泛发动和参加,实行多种有效举措营造共建氛围,社会各界推波助澜,宽阔工商企业热烈响应,全市上下迅速掀起了村企结对热潮,实现了良好的开局。据统计,到 201X 年底,全市共有 5085 家企业与 2639 个行政村结对,实现了村企结对全覆盖。201X 年结对企业与村委会协议共建项目 2646个,协议或承诺出资4.16 亿元,实际完成项目 1721 个,实际到位资金15 亿元,为结对村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总体而言,全市村企结对共建工作具有以下特点:(一)政府主导型模式。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可以清楚看出,政府是村企结对共建工作的主角,在村企结对共建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首先,政府是村企结对共建工作的提倡者和组织者。 去年 3 月份,市委、市政府召开了村企结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恳谈会并进行全面动员部署。通过各种广泛宣传和组织发动,以及“千企结百村”、“百企联百村”等形式多样的共建新农村主题活动的开展,村企结对氛围日益浓厚。其次,政府是村企结对共建规则的制定者。去年上半年,市里出台了《关于村企结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市级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都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仔细做好政策的细化落实,制订了农业龙头企业参加新农村建设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通过优先安排建设用地、减免税收、享受补助、扶持倾斜等激励措施,在政策层面上支持鼓舞企业参加共建新农村。再次,政府是村企结对共建的服务管理者。各级政府积极整合部门优势和多方力量,为村企结对工作积极搭建服务平台,仔细搞好服务和管理工作,促进结对共建工作科学、法律规范、有序开展,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坚持“村企自愿、互利共赢、长期坚持、注重实效” 原则,积极引导村企签订结对协议。各地还以项目为基础,建立项目库,使合作的纽带更加牢固。不少地方针对山区、海岛等欠发达地区企业少、经济弱的实际,帮助物色合适的企业,引导跨区结对。许多地方还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