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金融证券专业的金融教学改革一、前言 一直以来,金融证券专业在众多学生和家长的选择当中占有颇高的热度,这一专业往往会涉及金融理论基础、实务操作以及一些金融专业外语,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往往会选择到银行、证券公司、外企等单位就业。然而在金融证券专业领域的教学活动开展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一蹴而就,而是需要老师和学生们共同努力,由浅入深的从基础理论学起,在逐步的将学习重点深化到实务操作,从而为将来学生们的就业择业产生指导作用。目前,开设金融证券专业的高等院校数量众多,他们在教材选取、课时设置、必修选修科目分配以及学业水平测试等等都基本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适宜他们入门一直到深化学习讨论的一套教学方案。然而,就目前学生对专业教育的接受效果以及教学实践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来看,学校以及老师们有必要适度的根据本校或者本阶段的金融教学状况进行调整和改进,来克服学生和老师所遇到的阻碍和瓶颈,从而保障该领域教学的均衡健康进展。 二、现阶段金融证券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缺乏新奇的课堂体验 教学形式单一这一问题实际上是每个专业和学科都难以避开的,学院的老师以及教研小组可能是出于稳定性的考虑,防止频繁的教学调整造成师生主次混淆、因小失大。然而所有的稳定性都是相对的,某一讲授模式的过分沿用也会让很多老师们感到头疼,一套教案用几个学期甚至几年,老师们对课堂掌控的熟练度足够了,却也会无形中产生懈怠和大意,往往会忽略一些问题中的新经济情况、学生们对一些知识点的不解等。从学生的听课体验角度来说,长期面对一种一成不变的、毫无起伏波澜的教学模式,他们起初的兴趣和好奇心也会被磨灭,进而会逐渐的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特别是现在九零后的学生实际上更同意在学习这一枯燥乏味的过程中体验到新奇感,任课老师们面对再复杂难懂的金融理论、证券图例假如将呈现方式稍加改变就可能在学生身上获得更热烈的反应,金融证券类课堂的开展也就不会再千篇一律,也不会让学生面对经济学类课本时味同嚼蜡、昏昏欲睡了。 (二)实践环节薄弱,师生缺乏重视 绝大多数的金融证券专业课程都会在后期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主要的形式为学生使用证券交易软件进行虚拟交易,老师们通过某一阶段学生的虚拟资产使用以及盈利情况来推断学生是否掌握了足够的有关证券交易流程以及一些金融理论。这样的设置是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过程的,能够让学生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