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一个漂亮字眼小学老师随笔尊重一个漂亮字眼小学老师随笔尊重,一个漂亮的字眼小学老师随笔 尊重,一个漂亮的字眼,然而什么才是真正的尊重呢? 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意识,一种行为,一种品行,一种对学生的平等对待,也是对学生人格与价值的充分肯定。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他们才能感受到师生间的平等,才能把课堂真正当做自己学习活动和发挥聪慧才智的所在,进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他的话中,不难领悟情感的重要性。作为老师,我们可以从尊重学生的“怪异〞开始来热爱学生,理解学生,这样才能和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 小孩子的能力大得很。学生的求异、偏激、怪才都是与众不同,都是突破常规,这可能就是创新的根底和兆头。老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特别性,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解除学生的恐惧心理,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平安和心理自由,敢于提出问题,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制造性得到最充分的开发。在上音乐欣赏课《动物狂欢节》这节课中,当我上到“你们看,动物们都来了,让我!们狂欢吧!〞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利用各种道具来模仿各种动物。大局部学生都去寻找周围的打击乐器,这时发现有一位男生〔学困生〕装呼噜声,这是我预设中所没想到的,当时我强忍心中的火气,提示性地问这位学生:“请问你模仿的是什么动物?〞那位男同学害怕的站了起来,“等待〞了一下,轻轻地说“我是一头打瞌睡的狮子。〞我愣了一下,禁不住为他“灵光一闪〞的自圆其说叫好。于是,我沉思片刻,就让学生顺着这个话题说说理由。学生说:“狮子一大早来参加狂欢节,兴奋得一夜没睡好,现在它困了〞,在该学生的影响下,在我进一步的引导下,班内其他学生的思维也开阔了,不仅借助道具,还能从动作、神态、音乐等各方面来模仿动物,拓展了学习活动,学习气氛精彩、热烈。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无任何心理负担、思维完全开放的条件下,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制造潜能。尊重学生的“奇〞思“异〞想、“胡〞言“乱〞语,就是注重对学生求异思维能力训练的表现。相反,老师假如在发现学生的观点、行为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就马上将其当作怪异者的话,那么,学生的制造热情将受到挫伤,最后只能扼杀了学生的创新。创新教育作为素养教育的核心,是一个永恒的讨论话题。我们音乐老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学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