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案例反思:尊重与理解 北关小学 李改兰 【案例】今日班里最坐不定,且最令我头疼的张以驰在课堂上居然坐定了!更不可思议的是他还举手发言了!这是怎么回事?略一回忆,想起了课前的那一幕:走进教室,见他正低头捡着脚边的一张小纸片,我轻轻摸摸他的头,投去一个欣赏的眼神,悄悄地在他的耳朵旁说了句:“你真棒,老师真喜爱你!” 难道,是这么一个眼神,一句话,让他开始改变了?要知道,这个刚入学没多久的孩子,每天都会因为淘气捣蛋而屡屡遭到各科老师的批判。不管老师实行了怎样激烈的措施,均不见效,甚至还有变本加厉的势态。看来,赏识教育真的很神啊!于是,我决定开始猛烈的“糖衣轰炸”。 “我请张以驰来读,因为他是现在坐得最端正的小朋友。” “我又要奖励张以驰了,瞧他今日听课多专心啊!”…… 类似这样的表扬还有很多,在大家艳羡的眼光下,张以驰狠命坚持专心听了一节课。原本,我以为很难调教的他原来也有“软肋”。 吃过午饭,张以弛又开始“活跃”起来,整个教室成了他的天下。 “张以驰,”我走到他身边,拉起他的小手说,“顾老师一个人在这里批作业好寂寞,你来陪陪我吧?” “好啊。”他的小眼睛滚圆滚圆的,回答得干脆极了。 在我边上的他间或看看我教其他孩子做作业,显得很宁静,也很自在。见他无所事事,我请他看《十万个为什么》。见他看得那么投入,我继续批改起作业来。 没过多久,我见他一个人站在那哭,难过得跟什么似的,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我站起身一边替他擦眼泪,一边询问他怎么回事。谁知他就是不开口,我一看,他手里书没了。而书的主人此刻正站在不远处看着他。“是不是他把书拿走了,不给你看?”见我说中了,他哭得更难过了。 “沈畅,”我叫来了书的主人,“是不是以为他自己从讲台上拿了你的书看的,所以你生气拿走了?” “是的,他怎能自己拿我的书看。”他显得很气愤。我摸着沈畅的头告诉他:“书是老师借给他的,因为啊,他陪老师批作业,可乖了。” 见我这么说,沈畅赶忙将书从讲台上拿过来,并放到了张以弛的手里。这下,两个孩子才都抹平了心里的疙瘩,一个高兴奋兴玩去了,一个津津有味地看起了书。上课铃声一响,张以弛乐颠颠地告诉我,以后每天他都要陪我批作业,因为今日他觉得好快乐! 【反思】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们千差万别,个性、能力、兴趣各不相同。作为老师,我们要学会宽容,学会尊重,学会理解,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成为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