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之借物喻人技巧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方人的一种品行。这也是 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 如《落花生》,全文讲述我们全家欢度收获节,边品尝新花生, 边谈论花生的好处;告诉人们,做人要做务实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风光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文章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有这样几段话: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倾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即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有用的东西。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风光,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这几段话就运用了借物喻人(借用花生的特点来比方怎样做人)的 方法: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行,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我从父亲的话中体会到人要 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风光,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个认识得到了父亲的肯定。这就像画龙点晴一样,很自然地表达出了文章的中心 思想。 由此可见,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 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和感染力。 大家再读读下面这篇文章,体会一下借物喻人的特点及作用: 山中的老杏树 杏子成熟时,正赶上农村收麦。麦收过后的一天,我才抽空儿扛着 木棍儿,棍儿上挑着篮儿,上了南山。 半路碰上邻居二婶儿。二婶儿见我也去采杏,忙告诉我:我都找 遍了,只有山梁南面第二个山沟里那棵树上还有杏儿,只是杏子又青又 小,还不好吃!说完,二婶便走下山去。 我登上山梁,老远就看到了那棵树。它是那条山沟里仅有的一棵杏 树。走近了才望见树上绿绿的叶子中颗颗半红不绿的杏子,成串成串地 挤满枝头。随着一阵微风,杏树抖动起枝叶,像是在和我打招呼。 这是一棵老杏树,它长在沟底缺土少水的岩石旁,树干又高又曲又 粗,疤痕累累,显然它已历尽沧桑。我把木棍儿插在腰间攀到树上。坐在粗大的树杈上,我看得更清楚了:枝条上,每个叶窝儿都挂着一个圆 溜溜的杏子。大多杏子又都长着阴阳脸 mdash;mdash;一面绿中透黄,一面黄里带红;个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