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教案(多篇)第一篇:小学音乐课教案 小学音乐课教案《放牧》 平岗中心校王海冰 其次课 放牧 一、教学内容: 1、 倾听《牧童》 2、 倾听《牧童到哪里去了》 3、 表演《牧童》 4、 表演《放牛歌》 二、教学总目标: 1、 通过听《牧童到哪里去了》、《牧童》、唱《牧童》、《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喜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2、 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熟悉三角铁,探究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把握其演奏姿态。 3、 精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试着在歌曲中参加三角铁伴奏,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间奏处参加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快乐。 三、教材分析: 1. 歌曲《牧童到哪里去了》 《牧童到哪里去了》是近年来创作的一首具有浓郁民歌风的儿童歌曲,2/4、3/4 变换拍子,七声商调式。全曲由两局部组成。这首歌以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为大背景,表现了在祖国飞速进展的时代,“上学的孩子一个也不能少”的本意,使生活在祖国怀抱里的孩子都能实现上学的理想。 2. 合唱曲《牧童》 《牧童》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采纳 2/4 拍、c 大调、四乐句的一段体构造。本曲像一幅田园风景画,表现了对大自然、生活的喜爱,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被大多数人所承受,成为人们宠爱的外国歌曲之一。 3. 歌曲《牧童》 《牧童》是一首山歌风的江苏民歌。4/4 拍。歌曲的节奏伸展,旋律美丽抒情。歌词以童心描绘出蓝天、白云、绿水、青草,勾画出一幅美丽的田野风光,抒发了小牧童闲适放牧的快乐心情。歌曲的第三段至完毕全以小牧童的叫卖声衬词为歌词,奇异地补充了短小而意犹未尽的情境,使得歌曲的情感得以充分地抒发,给人一种完满的审美感受。 4. 歌曲《放牛歌》 《放牛歌》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2/4 拍,一段体构造。 歌曲欢愉快泼,很有朝气。好玩的是聪慧的作曲家采纳仿照笛声的小过门作为乐句的加花补充,使得歌曲演唱难度小,听起来还很饱满。在唱歌中,我们仿佛看到小牧童吹着小笛、骑着牛儿兴致勃勃把家回的情景,活生生地消逝在人们的面前。 四、学情分析 本课的歌曲第一首学生比拟简单把握,学习起来比拟的轻松,其次首歌曲不是很难,但是学生在演唱时简单把第一遍的最终一句的低音唱成高音,这个地方老师要多加提示。其次两首歌的心情不同,老师要让学生充分的去表现两首不怜悯绪的歌曲。 五、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观赏歌曲《牧童哪里去了》 2、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