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得意的瓶子娃娃》(附反思) 【活动目标】 1、能依据数字提示往瓶子里装相应量的豆,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能仔细观看,尝试为瓶子娃娃找到适宜的帽子、衣服,初步感知匹配意义,感受帮助别人的欢快心情。 3、宠爱和瓶子娃娃一起唱歌、做玩耍,体验其中的欢快。 4、引导幼儿乐观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预备 1、请幼儿和家长收集一些带盖的瓶子。 2、彩色的纸很多、花生和豆、瓶子上贴数字。 3、活动音乐。 活动过程 一、找个瓶子娃娃做朋友。 1、老师谈话引入:“小朋友,今日我们班来了很多瓶子娃娃,这些瓶子娃娃想找你们做朋友,你们欢快吗?” 2、请每一个小朋友找一个自己宠爱的瓶子娃娃做好朋友,说说自己的瓶子娃娃是什么样的? 二、喂瓶子娃娃吃豆。 1、老师以瓶子娃娃饿了的口吻引入活动,启发幼儿想方法帮助瓶子娃娃。 2、请幼儿依据瓶子上粘贴的数字,喂瓶子娃娃吃豆。 3、老师以瓶子娃娃的口吻感谢幼儿。 三、给瓶子娃娃找帽子。 1、老师以瓶子娃娃丢了帽子的口吻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帮助瓶子娃娃的愿望。 2、请幼儿帮助瓶子娃娃找到自己的小帽子。〔能“戴上”不掉的瓶盖〕 3、老师以瓶子娃娃的口吻感谢幼儿。 四、为瓶子娃娃选衣服。 1、请幼儿帮助瓶子娃娃选择大小适宜的衣服,为瓶子娃娃“穿”上。 2、表扬鼓舞做的好的幼儿。 五、和瓶子娃娃一起唱歌。 1、老师引导幼儿和瓶子娃娃一起唱歌,启发幼儿想方法让瓶子娃娃发出声音。 2、演唱《大猫和小猫》,启发幼儿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演唱,并不强弱不同的力气摇瓶子。 3、引导幼儿说说和瓶子娃娃唱歌心情怎样? 六、老师总结,请幼儿把瓶子娃娃带回家。 活动延长 在区角投放一些关于匹配的材料,鼓舞幼儿练习,渐渐感受匹配的实际意义,并可以让幼儿自制简洁的声音乐器玩耍。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数学教学是“引导幼儿对四周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大小、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立初步的数概念”。但数学所特有的抽象性、准确性和广泛应用性这三个特点,对幼儿来说是相对难理解的活动过程。以师生互动的流程图为主,适度地运用一些帮助教学,提高了教学的灵敏性、趣味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比较活泼,一些力气弱的孩子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操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