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疫情拓展电子商业汇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深层次思考票据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金融工具,长期以来传统纸质票据业务饱受遗失、损坏、抢劫、假票、克隆票等问题的困扰,是银行案件高发的业务品种之一。电子商业汇票,简称电票是出票人依托中国人民银行开发的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以数据电文形式制作,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电子商业汇票不但涵盖了纸质商业汇票的所有功能及特征,随着金融科技的进展具备了更多的功能性拓展。自 2025 年建成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 以来,央行 2025 年 6 月修订了《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管理办法》、《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运行管理办法》、《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数字证书管理办法》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危机处置预案》,原则上单张出票金额在 100 万元以上的商业汇票应全部通过电票办理,以上一系列文件措施的相继出台,标志着央行一直致力于推动电子票据进展,作为成本低廉安全性级别更高的票据形态,面对疫情本文从电票业务的优势、短板,如何不断提升中小企业电票的使用,为客户提供更精准、更专业的服务从深层次加以分析。 一、金融科技的提升、政策给力使电票业务的优势日趋凸显 电子商业汇票对短期商业贷款具有替代效应:融资难、融资贵是困扰中小企业进展的全球性难题。《支付结算办法》规定商业汇票的最长付款期限不得超过 6 个月,银行承兑金额不得超过 1 亿元,央行出台的《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将电子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延长到了 1 年,银行承兑金额扩大到 10 亿元,这一特点为企业一年内的融资需求提供了最好的解决办法,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由于电子商业汇票可以跨行、跨区域流通,且流通效率高,随着电子商业汇票的普及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利息支出。同样,电子商业汇票的付款期延长为一年,相应的贴现周期也将延长为一年,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融资能力,持票企业可以直接将票据用于货款支付,也可向银行申请贴现融资,且央行 224 号文已经明确了电子商业汇票贴现环节可以不审查增值税发票等,电票作为一种灵活高效的金融产品,可实现信贷资产的可进可退,目前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工具。 电子商业汇票的普及实现银企双赢:传统的银行承兑汇票基本流程,企业存入开票保证金,向银行提出开票申请,经银行审核、承兑、出票,到开票人取得纸票传递给供应商,一般需时 3-5 天。尤其是一些落后地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