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的论文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主要问题分析 1.专业学习问题。 从某种程度来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缺乏兴趣。很多学生在选择自己的专业时并没有进行详细的了解,填报志愿比较盲目,到校就读后才发现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于是可能产生抵触情绪和厌烦心理。 2.人际关系问题。 中职专业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是一个全新的,与普通中小学环境完全不一样,他们开始真正走上独立,离开家长或老师保姆式的关怀和照顾。此外,他们相处的群体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成长环境,因而他们的经济文化背景各异、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各不相同,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标准等也不一样,从而在相处过程中不可避开地能产生摩擦或交锋,处理不好就可能产生紧张气氛,导致心理压力,出现心理困扰。 3.生活情感问题。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吸引,对“爱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渴望接触异性,在处理异性情感方面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们社会阅历浅薄,涉世不深,生活经验不足,不管是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还不够成熟,对感情问题存在很多幻象,同时缺乏严肃性,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讨 1.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选课程纳入教学。 国际教育界普遍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和专业教学同等重要。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就必须充分考虑,给学生介绍与心理健康进展密切相关的.常识,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把握自己,维护好自己的身心健康。 2.创设心理咨询服务站提供心理健康护卫服务。 心理健康问题和人的身体健康一样,可能由于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以至于出现一些健康问题,因此,必须加以正确处理和解决。对此,学校可以组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机构,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加强心理问题预防,特别是对于一些心理困扰较大的学生必须重点关注,对他们各种心理困扰进行积极的疏导,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3.积极引入社会实践促使学生心理更加成熟。 社会实践活动是每一个人成长的大课堂和大舞台,其不但可以促使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还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情感智商,促使他们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得到有机统一。很多学生之所以经不起风吹浪打,出现心理脆弱现象,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很少接触社会,没有到社会上去经受实践的磨练。因此,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学校要制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