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次单选题题目说明: (10、0 分)1、 7、身份权就是民事主体因具有某种特定身份而依法享有得权利。下列选项中属于身份权得就是( )A.A:、配偶权B.B:姓名权C.C:肖像权D.D:名誉权纠错(10、0 分)2、 4、两千多年前得《诗经》提出“夙夜在公”,西汉得贾谊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明代得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 )A.A:注重整体利益,见利思义B.B: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与谐C.C: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纠错(10、0 分)3、 8、《中华人民共与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得立法目得就是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与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与其她组织得财产安全及其她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其基本原则不包括( )A.A:依法管理原则B.B:以人为本原则C.C:与民方便原则原则D.D:驾驶员方便原则纠错(10、0 分)4、 3、古往今来,无论那些对历史作出过较大贡献得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 ,还就是那些在祖国历史进展中起着决定作用得千千万万普通劳动群众,启迪、指引她们壮丽人生得一个共同思想因素就是A.A:爱国主义B.B:集体主义C.C:自由主义D.D:社会主义纠错(10、0 分)5、 5、“20 字”公民基本道德法律规范,体现着我国现代社会生活中得道德精华。其中,敬业奉献要求就是( )A.A:公民之间应该与睦相处,互助友爱,与人为善B.B:公民应该勤奋工作,俭朴节约,积极进取,发奋图强C.C:公民应该恪忠职守,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服务社会D.D:公民应该有高尚得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纠错(10、0 分)6、 1、人们在实践中形成得具有实现可能性得对未来得向往与追求,称为( )A.A:幻想B.B:理想C.C:信念D.D:信仰纠错(10、0 分)7、 2、“现实就是此岸,理想就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得河流,行动则就是架在川上得桥梁。”这形象地说明A.A:A、理想就就是现实B.B:现实不能成为理想C.C:理想就是可以自发实现得D.D:理想得实现必须落实在行动上纠错(10、0 分)8、 6、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与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与权利以及履行职责与义务得活动,称为( )A.A:法律遵守B.B:法律制裁C.C:法律解释D.D:法律监督纠错(10、0 分)9、 10、亚里士多德说:“我们由于从事建筑而变成建筑师,由于奏竖琴而变成竖琴演奏者。同样,由于实行公正而变为公正得人,由于实行节制与勇敢而变为节制得、勇敢得人。”这主要表达得就是,在进行道德修养时应该( )A.A:仔细学习,提高道德认识B.B:坐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