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扣拱法在大跨度浅埋千枚岩隧道洞口塌方处理中的应用

扣拱法在大跨度浅埋千枚岩隧道洞口塌方处理中的应用_第1页
1/3
扣拱法在大跨度浅埋千枚岩隧道洞口塌方处理中的应用_第2页
2/3
扣拱法在大跨度浅埋千枚岩隧道洞口塌方处理中的应用_第3页
3/3
扣拱法在大跨度浅埋千枚岩隧道洞口塌方处理中的应用扣拱法在大跨度浅埋千枚岩隧道洞口塌方处理中的应用 摘要:通过对香溪隧道洞口塌方处理方案分析,探讨浅埋三车道大跨度强风化千枚岩公路隧道洞口塌方处理扣拱法施工方案的应用。 关键词:扣拱法;大跨度浅埋;千枚岩;洞口塌方; 中图分类号: 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香溪隧道概况 1.1 工程概况 香溪隧道右线起止里程为 K117+480~K117+705,全长 225 米,为三车道大跨度千枚岩隧道。香溪隧道地质情况复杂,围岩较差,主要为 V 级强风化千枚岩,支护形式为 V 浅埋(加管棚)30 米、VX 浅埋加双层小导管 50 米、V 浅埋加双层小导管 80 米、V 浅埋 30 米管棚、隧道最大埋深 40m。明暗洞交界里程分别为 K117+495、K117+685。 隧道左线位于线路直线段,纵坡为-2.3%。隧道左右线进口间距22m,出口左右线间距 65m,隧道最大开挖断面 163m2。 隧道位于旅游风景区,地表多坟墓,并穿越香溪洞旅游专用公路,埋深 10m。 1.2 工程地质 隧址区属于微丘地貌,地势起伏较大,最大高差 41.5m,山体自然坡度 25~55°,岩层为志留系梅子垭组(S1m)千枚岩。隧道十堰端洞口岩层产状为 272°∠45°,天水端岩层产状为37°∠59°,隧道发育一向斜向构造。隧址右侧有区域性大断裂-月河断裂经过,该断裂本段走向约 285°,倾向 15°,倾角 50~70°,断裂破裂带宽约 55~80m。 围岩主要为强风化千枚岩,泥质结构,千枚状构造,局部呈微粒状或片状,片理面手感光滑,有丝绢光泽。受断裂带构造影响,节理裂隙发育,裂隙为方解石脉、泥质填充,岩质软,岩石组织结构大部分已破坏,岩体极破裂,围岩自稳能力差,无支护时拱部易坍塌,侧壁易失稳。千枚岩遇水后软化为粉末状,泥化呈淤泥状。 隧道两端洞口段岩层倾向与地表相反,对隧道排水不利;洞身段位于向斜的轴部渗入的雨水沿层面汇合,对隧道排水不利,强降雨状态下洞室内呈淋雨状或点滴状出水。 1.3 水文地质条件 隧址区地下水主要为基岩中的风化裂隙水,千枚岩岩体节理裂隙发育,深部节理多呈闭合状,连通性较差,多填充泥质,赋水条件差;浅部强风化岩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裂,含少量裂隙水。 2 隧道的开挖方式及支护型式 香溪隧道为强风化千枚岩大三车道大断面隧道,主要为 V 级围岩浅埋,隧道施工坚持“先预报、管超前、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新奥法原则,采纳侧壁导坑法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扣拱法在大跨度浅埋千枚岩隧道洞口塌方处理中的应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