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团体标准解读:成人氧气吸入疗法的护理-CAL-FENGHAI-(2025YEAR-YICAI)_JINGBIAN护理团体标准解读:成人氧气吸入疗法的护理由中华护理学会 2025-11-10 发布,2025-01-01 实施的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T/CNAS 08-2025《成人氧气吸入疗法护理》(以下简称《标准》),已经开始实施了。本标准由中华护理学会提出,根据 GB/—2025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规定了成人氧气吸入疗法的基本要求、操作程序、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原则等三大方面的内容。下面,就 T/CNAS 08-2025 标准进行解读。成人氧气吸入疗法都有哪些相关术语和定义1、 氧气吸入疗法 通过吸入高于空气氧浓度的气体,以提高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及氧含量,纠正低氧血症的治疗方法,简称氧疗。2、 动脉血氧饱和度 100ml 动脉血液中氧和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百分比。3、 脉搏血氧饱和度 “”就是临床常用的 指脉氧 ,经皮肤检测外周小动脉(通常用手指端)搏动时循环血液中氧和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百分比。4、 动脉血氧分压 血浆中物理溶解的 O?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值为 80-100mmHg。5、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血浆中物理溶解的 CO?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值为 35-45mmHg。6、 低氧血症 标准大气压下,血液中的动脉血氧分压<60mmHg,脉搏血氧饱和度<90%。7、 高碳酸血症 标准大气压下,血液中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45mmHg。8、 氧中毒 ≧因吸入氧浓度过高或吸氧时间过长(吸氧浓度60%,持续时间≧24h;或吸氧浓度 100%≧,持续时间6h),全身机体可能产生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通常表现为肺及其表面黏膜、毛细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患者表现为胸骨后灼热感、痛苦、呼吸增快、恶心、呕吐、烦躁、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等。9、 控制性氧疗 针对低氧并伴有高碳酸血症(或风险)的患者,需严格控制吸入氧浓度使动脉血氧分压维持在 55-60mmHg,脉搏血氧饱和度在 88%-92%的给氧方法。10、 储氧面罩 为提高吸氧浓度在常规面罩上附加有体积为 600-1000ml 储气囊的一种给氧装置。11、文丘里面罩 通过 Venturi 气流动力学原理来调节吸入氧浓度和氧流量的精准给氧装置。12、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通过高流量鼻塞持续为患者提供可以调控并相对恒定吸氧浓度(21%-100%)、温度(31℃-37℃)和相对湿度的高流量(8-80L/min)吸入气体的治疗方式。13、表面湿化 在室温条件下,氧气流经含水湿化的表面,将水蒸气带入氧气流中,并使其均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