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形成与进展探析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形成与进展 本文针对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形成和进展进行分析和阐述。 所谓“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其实就是指企业将部分或者全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交给外部服务机构进行负责,这样的话,人力资源部门可以从大量的行政类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在内外资源的整合基础上,使核心竞争力得以提升。正是在“回归主业、强化核心业务”的背景下,人力资源服务业也随之形成,并且得到了较大程度的进展。在 2025 年,全球人力资源服务市场营业收入超过1000 亿美元,人力资源外包已经在全球外包市场中占有 30%的比例,中国人力资源外包的总收入也达到 600 亿到 800 亿元。 虽然国内人力资源服务业已经得到了较快速的进展,但是在其进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针对其问题找出解决方式,并且提出未来的进展方向。 产业现状 (一)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一个成熟高效的市场,它的产品分布应该是完善产品种类并且结构的合理分布,只有这样,客户的需求才能够最大化满足,并且将其潜在需求激发出来。但是在我国,还是有很多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存在问题,大部分问题属于人事代理、劳务派遣等基础服务,而业务流程外包、猎头、管理咨询等高端服务占有的比例相对也是比较小的。 (二)行业严重的同质化,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较为匮乏。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中人力资源基础服务开展的企业在行业总数中占有 60%的比重,主要将人力资源基础服务和劳务派遣服务提供出来,产品具有一定的单一性,企业之间出现严重的同质化,自身核心竞争力较为匮乏,价格战现象较为明显,整体产业链也一直在低端水平中不断徘徊。 (三)企业质量参差不齐,行业内监管力度较为匮乏。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进入比较困难,要求较高,造成整体行业水平比较低,行业没有良好氛围,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层次相对比较低,价格战较为严重,并且行业中“黑中介”、“挂牌公司”现象比较严重。 具体来讲,每一个人力资源服务层次的现状有以下几方面: 1、人力资源基础服务业 伴随着中小型企业认识代理和劳务派遣服务需求增长速度的加快,人力资源基础服务企业就像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出来。但是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基础服务业中相应的法律规范和标准比较匮乏,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浓郁的行政色彩,专业基础支撑相对较为匮乏。 (2)服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