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乡愁的精选随笔美文也许是越来越多的人抛弃了农村老家,进城生活,我们这个时代,从来没有像今日这样,深切地关注、谈论乡愁。 也许吵闹的城市缺少人情温暖,人需要一片寄情的山水,在闲暇的时间中,故乡隐约的呼唤牵动灵魂,化作乡愁入梦。 乡愁是一种思念。但思念是针对性的情感,无论思念亲人、情人或者朋友,都是身在远方对另一个人的温暖回忆,思念得受不了,打通电话,思念也就随之而去。但乡愁不是。 在乡愁的弥漫中,你可以给亲人打一个电话,但却不能给村庄、河流打电话。即使你回去一趟,在家乡小驻几日,让乡愁临时消逝,但也许刚刚坐上返程的汽车,一种模糊的情感又会慢慢升起, 与思念相比,乡愁显得宽阔而又模糊,抽象而又具体,就像月笼雾江,空阔苍苍,久伫江边,一任寒露湿衣,却无法满足对乡愁的释放。 人生总是伴随着愁。不顺心、办不了、过不去,愁;苦恼、失望、悲凉,愁。愁是凉了的情,揪住的心,愁是漆黑的夜,荒芜的路。不管愁何,只要被愁赶上,立马晴转阴雨。而,唯独乡愁,犹如霞光晚照,在淡淡的伤感中流淌着温暖的彩色。乡愁可能是人世间最美的愁了。 在外工作的城里人,总会与乡愁不期而遇,让思念伴随着一丝柔美的落寞;漂泊在外的游子,总会与乡愁相伴,想家的热泪,温润了心灵的开阔。我不禁疑惑,古代人背乡离井成为游子,可能是戍守边疆,也许回家时成为了马背上的枯骨;也可能是为了生存的逃离,再也没有回家的指望,乡愁就成了他们生命中绕不开的主题。在漫长的历史中,战乱、动荡、天灾往往就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形态,乡愁也就成了那个时代的普遍情感,也难怪在中国的文化史中,乡愁始终是庞大的文学命题,留下了数不清的乡愁文字。不管是低头思故乡的李白,或是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张继,不管是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王维,或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贺知章,都在站在异乡的大地上,远望苍茫,发出最为动人的乡愁呼唤。 人都是恋家的,老家是生命的老根。然而有史以来,迁徙却是人类进展的常态,背离老家,又安新家,趋利避害,开辟新的漂亮家园,正是社会进展繁荣的强大动力。也许很多人会认为,人在异乡为异客,难免遭受冷漠的侵袭,失意的怀旧,假如在异乡顺水行舟,找到了家感觉,可能就没有乡愁了。然而,即使在大唐盛世,仍然乡愁如雨,天上月亮唯故乡独明;在今日奔小康的宽阔道路上,大多人并非是无奈的出走,悲情的离别,而是漫漫长路上的圆梦,但一旦远离家乡,乡愁也就来了,而很多人已经在城市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