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3.3 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问题1. 题型简述组合场是指磁场与电场同时存在,但各位于一定的区域内且并不重叠的情况,或者在同一区域内交替存在,总之,带电粒子只同时受到一个场力的作用。2. 求解带电粒子在组合复合场中运动问题的分析方法(1)正确受力分析,除重力、弹力、摩擦力外要特别注意静电力和磁场力的分析.(2)确定带电粒子的运动状态,注意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的结合.(3)对于粒子连续通过几个不同区域、不同种类的场时,要分阶段进行处理.(4)画出粒子运动轨迹,灵活选择不同的运动规律. 特别提示(1)多过程现象中的“子过程”与“子过程”的衔接点.如一定要把握“衔接点”处速度的连续性.(2)圆周与圆周运动的衔接点一要注意在“衔接点”处两圆有公切线,它们的半径重合.【典例】如图所示装置中,区域Ⅰ和Ⅲ中分别有竖直向上和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分别为 E 和E2;Ⅱ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B.一质量为 m、带电荷量为 q 的带负电粒子(不计重力)从左边界 O 点正上方的 M 点以速度 v0水平射入电场,经水平分界线 OP 上的 A 点与 OP 成 60°角射入Ⅱ区域的磁场,并垂直竖直边界 CD 进入Ⅲ区域的匀强电场中.求: (1)粒子在Ⅱ区域匀强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半径;(2)O、M 间的距离;(3)粒子从 M 点出发到第二次通过 CD 边界所经历的时间.【答案】 (1)2mv0qB (2)0 (3)3qE+πm3qB【解析】 (1)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设粒子过 A 点时速度为 v,由类平抛运动规律知 v=.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Bqv=mv2R ,所以 R=2mv0qB .(2)设粒子在Ⅰ区域电场中运动时间 t1,加速度为 a.则有 qE=ma,v0tan 60°=at1,即 t1=3mv0qEO、M 两点间的距离为 L=12at21=0. 【跟踪训练】1. 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中的第Ⅰ象限中存在沿 y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在第Ⅱ象限中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电荷量为 q、质量为 m 的带正电的粒子,在-x 轴上的 a 点以速度 v0与-x 轴成 60°角射入磁场,从 y=L 处的 b 点垂直于 y 轴方向进入电场,并经过x 轴上 x=2L 处的 c 点。不计重力。求 (1)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2)电场强度 E 的大小;(3)粒子在磁场和电场中的运动时间之比。【答案】(1)3mv02qL (2)mv022qL (3)2π9【解析】 (1)带电粒子在磁场运动轨迹如图,由几何关系可知:r=2L3又因为 qv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