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心得体会:教育要以学生进展为本 老师心得体会:教育要以学生进展为本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都是以学问体系为本,而现行的课改是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进展为本,这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读书是为了明理,明做人之理,明报效国家之理,因此教书要育人,不管教什么学科,最终的目的都是育人,都是为了促进学生今日的安康成长和明日的长足进展。根底教育质量的凹凸,唯恐单纯的分数是难以衡量的。只有进展全面的素养教育,让孩子一辈子受根底教育的恩泽,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材、栋梁之材,这才是根底教育的质量高。 要做到以学生的进展为本,特别重要的是三根支柱,也就是三个维度。 一根支柱是学问和力量,这对老师来讲不仅是耳熟能详,而且驾轻就熟。我们的薄弱环节在于重结论而轻过程,重教法而轻学法。 因此,其次根支柱就是过程与方法,由于教育是个过程,三年高中、一个学期、一堂课都是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学生要获得学问、培育力量、进展智力,思想情感要得到升华。而现在的学问在爆炸式增长,任何一个高超的老师都不行能在课堂里把学生将来用于工作、生活的全部学问都教给他,只能教他学会学习。第三根支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让学生懂得爱,懂得生活、工作、处世的态度,从感性逐步走向理想,最终奠定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上海的“两纲”教育就是在落实当今的教育改革,落实上海二期课改的先进理念。 这三根支柱不是累加的,而是相互交融的。柏拉图曾经讲过,教育说究竟是把人的灵魂往上引。因此课堂教学本身就是教书育人,教全部的学科都是为育人的大目标效劳。 篇 2:老师心得体会:把真情融入学生的心中 老师心得体会:把真情融入学生的心中 “把真情融入学生的心中”是我成为一名教育者以后始终努力的目标。我知道喜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而建立民主公平、亲切合作的师生关系,是老师教育学生的感情根底。学生一旦“亲其师”,就会“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我有这样一名学生:当其他一年级的新生布满奇怪、布满渴望、布满喜悦地走进教室,他小顾却是害怕地跟在奶奶后面进了教室。以后的几天,总会听到他哭泣的声音,看到他流泪的双眼:找不到学习用品了,急得哭;没听清楚老师的话,急得哭;打不开饭盒盖子,急得哭;放学时来不及整理好书包,急得哭在我近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可从来没遇见过这样爱哭的男生。我觉得要转变小顾爱哭的习惯,首先要找到他爱哭的缘由。 经过了解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