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节征文:信任制造一方晴空老师节征文:信任制造一方晴空 老师节征文:信任制造一方晴空 前苏联着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在担任校长期间,非常精彩地处理了一件事:一天,他派一名曾是小偷的学生谢苗去几十里外取一笔数额不小的钱。谢苗不敢信任这种信任,认为校长在戏弄他。他问马卡连柯: 假如我取了钱不回来怎么办? 马卡连柯真诚而平静地答复说: 少说废话!既然委托你,你就去! 当谢苗取回钱后请校长清点时,马卡连柯说: 你数过就行了。 然后随便地把钱放进了抽屉。面对校长如此的信任,谢苗事后冲动地说: 一路上我都在想,要是有人来袭击我,哪怕有十个或更多,我都会扑上去,用牙咬他们,撕他们,除非他们把我杀死。 为什么一个曾有过偷窃行为的学生能不为金钱所动,甚至想用生命来保护它呢?这是因为校长高看了他一眼。校长用信任架起了他与学生间心灵的桥梁,让学生感到了做人的尊严和欢乐,他怎能不弃恶扬善呢?记得苏霍姆林斯基在《要信任孩子》中说: 奉劝年轻老师和少先队辅导员,不要急于处分学生,要好好想一想,是什么促使他犯了这种过失的。要设身处地为孩子们想一想,那么就可信任他们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正错误。 这位教育家的观点也无疑是在提倡:不妨高看学生一眼,尤其是后进生。因为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认识出发,个别学生由于某些消极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在某个方面的落后,那是临时的,一旦克服了这些消极因素,后进生是可以到达较令人满意的状态的。更何况,没有一个学生同意一直是个后进生的。作为老师,应该仔细分析,恰当施教,用信任作钥匙,来翻开学生的心灵。 在我的教育生涯中,就曾犯过这样一个错误,让我歉意至今。那是我刚修完产假来上课,那是一节一年级的课,我精心的备课,绘声绘色的讲解引起了孩子们的极大兴趣,学生学得很仔细,我也上得很满意,正当我在黑板上板书的时候,突然,我听到了一个学生的讲话声,声音来自第三大组,我猛一回头,刚好看见一个孩子在回头,我气愤地叫他站起来,可他说: 我没有讲话 ,我更气愤了,说: 我明明看到是你在讲话,你还不成认,你给我站起来 ,他一边站起来,一边委屈地说: 我是没有讲话 。我生平最恨那些撒谎的孩子,明明是我亲眼所见,居然还要嘴硬,我狠狠地说: 没见过像你这样的孩子,当着老师的面撒谎 。他的声音带点哭腔: 老师,我真的没有讲话 ,我气急了, 你给我闭嘴 ,他大哭起来,边哭边说: 我真的没有讲话,我真的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