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行为六不准心得体会 目前,我又一次学习了《淄博市老师十不准》。通过这次的学习,通过这次学习,我的思想有收到了一次洗礼、净化和升华,使我对老师的言行举止又加深了熟悉和理解,使我又上了一堂师德教育课。 《老师十不准》中的核心问题为师德问题,为人师表,注意身教重于言教。老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地、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的人格影响,不仅对学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会上还会长时间起作用。所以,老师需要到处为人师表,要学生刻苦学习,自己就必需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认真劳动,自己必需喜爱劳动;要讲文明礼貌。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作为老师,典范的力气是无穷的,其身教必定重于言教。 “为人师表”是老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老师的神圣天职。要求学生文明礼貌,老师自己言谈举止切切不行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章,老师应自觉遵守老师守则。老师肯定要时时到处为学生做出典范,但凡老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但凡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一个老师只有喜爱学生,才会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的安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标准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老师只有以自己言行统一、表里全都的美妙品德为载体,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育效果,使他们在对真理的信奉中也对老师产生仰慕之情。闻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老师个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人师的地步。老师只有完善自身素养,才能让学生从高尚的人格魅力中吸取有益的养分。 通过这次学习、通过行风建立,我们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才能在自己神圣的工作岗位上不断进取,促使自己朝着优秀老师的方向不断努力。 老师行为六不准心得体会 2 通过对《乐山市老师职业行为“十不准”》的学习,使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所肩负的重大责任,我的思想熟悉也在不断地学习中提高、成熟,对教育事业的感情也渐渐深厚。通过学习,我对师德师风教育的意义有了更明确的熟悉。对比《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标准》和《中小学老师十不准》要求,我熟悉到老师是“人师”,教育本身是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制造性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