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文学使命的永恒生命力作文

文学使命的永恒生命力作文_第1页
1/2
文学使命的永恒生命力作文_第2页
2/2
文学使命的永恒生命力作文 文学,自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承担了这样的使命。从《论语》中对的“兴观群怨”的作用的概括算起,可以说中国文学“文以载道”的传统源远流长。假如不对这个说法进行片面的、教条化的理解,我们完全可以说,这一点正是文学具有永恒生命力的根本原因之一。 文学,的确对人的心灵塑造、人格形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文学的教化作用得以实现的过程,不是靠外部的灌输,而是靠内在的浸润渗透。它没有轰轰烈烈的外在形态,它是以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通过情感的熏染,自然而然地产生效果,让人内心深处真切而强烈地信仰真善美,摒弃假丑恶。因为直接诉诸心灵,所以文学产生的作用是深化的,也是持久的,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无可替代的。这正是文学教育功能的独特之处。 比如爱国主义情怀,是我们的核心价值之一,需要大力弘扬,需要将这种信念深深地植入每一个公民的灵魂。在这方面,我们很容易发现文学的威力和能量。古往今来的不少文学作品,如屈原的《哀郢》,如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诗句,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如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都抒发了作者面对山河破裂、家国沦丧的伤痛与悲愤之感,引起了阅读者的强烈共鸣,激发起对家园社稷的感情。这正是文学教化功能的生动体现和佐证。 虽然文学是通过个体的方式产生和传播,无论创作和阅读首先都体现为个体行为,但又是很容易在传播过程中转换成为集体的.力量。巴金的《家》,让成千上万的年轻人认识到了封建道德的落后和腐朽,从而背叛了自己出身的家庭和阶层,走上了追求新生活的道路。这是文学不可低估的力量,过去如此,今后也必将如此。所以,文学没有理由妄自菲薄。 当今这个社会转型期,人们在享受物质日益丰裕带来的诸多便利和好处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精神困境和心灵焦灼。这种情况下,文学作品这种诉诸灵魂的教育感化功能不但没有过时,反而进一步凸显了其必要性、紧迫性。文学承担着一种“重塑灵魂”的伟大使命。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曾经说过:“文学理应关怀社会的进步,社会真正的进步是人的进步,人的更丰满的不停滞的精神发育。” 当然,文学参加精神道德的重塑时,有自己的方式,要遵循文学的内在规律。新闻报道、时事评论等形式,对针砭时弊、解决某个具体问题,可能更快捷,相形之下文学的作用不会那么立竿见影。铁凝还说过,对改变世界而言,“文学可能是慢一步的。因为文学不是粗糙的社会情报,不是某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文学使命的永恒生命力作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