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这个优秀的团队,与众多优秀的队员一起,从筹划到实践,完成了这次〞有组织、有预谋〞的调研活动,受益匪浅,感受良多。 实地调研十天,根本上一切都是按方案进行,行程紧凑而有序,每个人都积极仔细负责,团结合作,按时按量完成任务。每个地方都是分两组展开调研工作,每组分别负责两个镇的走访,工作效率得到很好的保证,但是总体感觉在这期间两组成员对调研中所发现的问题以及所思所想沟通地还不够。随着调研的进行,问卷设计的问题也随之一点点地暴露出来。对于其中一些问题,我们及时实行了一些修正补救措施,如增加问题答案选项的设置等,但更多的问题那么是使我们无限感慨预调研的重要性。很多实际情况都超出了我们当初设计问卷时的预想情形,如留守在家的以老人居多,造成问卷的受访对象也以老人居多,对一些问题的理解不够畅顺;大局部农民的思想比较保守,对于疾病就医、收入花费、政策评论等话题都较为忌讳,加之面对的是一群陌生人,更是难以敞快乐扉,造成我们常常只能得到一些模棱两可的答案或者所谓的答案实际上并不是农民的真正想法。后面走访政府相关部门和医院虽然也常遇到热屁股贴冷板凳的情况,但还算是从官方角度了解到了较多的有关当地新农合的信息。这次的逐户入户调查还让我感受到沟通技巧的重要性。如何迅速友善地说清楚到访目的而不会让农民们产生防范心理和抵触感,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问题阐释清楚,如何在访问过程中使农民对我们逐步建立起信任感,亲切感,将访问演绎为互动沟通的谈话。针对不同的人,问题先后顺序的把握不同,问题阐释的方式不同,问题的详略、延伸与否也不同。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问卷完成的时间、流畅程度与质量,当中大有学问。 此行走访了两地四个镇,实地了解了新农合在两地的落实情况。就政策本身而言,农民们是拍手叫好的,但一到了执行落实层面,依旧是难逃中国式政策的顽疾,问题多多,不尽人意,农民们想要能真正切身感受到新政策所带来的福利与保障,道路仍然很漫长。下面那么是之前思考和整理的几个问题: 1. 新农合宣传远未到位,大局部农民〔尤其是未曾报过销的〕对新农合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些所谓有宣传的村镇最多也只是派发传单,却未想过留守农村在家的大局部都是老人,而老人们又大局部不识字,或是在新农合缴费的时间村干部上门收钱时顺便讲讲,却不知这样只给村民留下新农合就是每年每个人要交 20 元钱的印象,新农合=交20 元钱。大局部地方实际上是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