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读后感(二)《易中天中华史。中华根》读完了,完全颠覆范文澜、翦伯赞史书搞法,但以今说古的读史方法很值得阅读和借鉴。 今日间或发现网上质疑甚多,不妨传播一点读此书的诀窍。 名学者写史另类,肯定对反响有准备。不妨回头看看每编的后记,尤其是第一本《祖先》。易中天 20XX 年 5 月 12 日 拜见了吴敬琏先生 ,为何要 讨教一些学术问题 ? 吴敬琏是经济学家,易中天中华史是历史散文着作,他料定吴老会说 怎么保证你说的历史是真实的 问题,这正是他最终需要的。而后,顺理成章回答这个问题 中华史面世后的质疑。读过第一篇后记的 出发点 目的地 北冰洋 导航仪 发现号 处女航 ,便能豁然了。顺带补充一句:这易中天之处女航正是你无法 证伪 与 证不伪 之间的海域。 能回答吴敬琏先生的问题,还在乎其他人质疑乎? 本人与易中天老师有过一面之交,也知道一点个性。他用讲课方式着文,对于那些并非硬伤的质疑,甚至仅为自以为是的硬伤,是不屑一顾的。说到 硬伤 ,于是也就挑一点:商殷不应一笔带过。商殷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已被考古发掘所证明。立足于此, 周 小国灭大邦、蛮荒克文明,以德立国、以礼治邦,结束神明、开辟人本,就更明晰了。